新利平台 > 生態

生態環保優先 全民共同參與

發布時間:2020-12-09 09:46:00來源: 青海日報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黑河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是全球氣候變化反應最為(wei) 敏感的區域之一,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之一,生態地位重要而特殊。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青海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保護好三江之源,保護好‘中華水塔’,是青海義(yi) 不容辭又來不得半點閃失的重大責任”的殷殷囑托和“紮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dang) 中央國務院重大決(jue) 策部署,不斷深化“青海最大的價(jia) 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生態”的省情定位認識,堅決(jue) 扛起保護生態環境、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責任,生態環保意識和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全省上下人人參與(yu) 、齊抓共管的生態環保大格局。

  縱觀近年來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脈絡,可以清晰地看到從(cong) 生態環保治理體(ti) 係建設,到生態環保一係列行動的付諸實施,再到生態環境保護一個(ge) 個(ge) 顯著成績的取得,始終都離不開黨(dang) 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更離不開全省各族人民的積極參與(yu) 。

  眾(zhong) 人拾柴火焰高,生態環保集體(ti) 意識是全省各族人民積極參與(yu) 生態環境保護事業(ye) 的思想基礎。隨著全省各族群眾(zhong) 的生態意識、環保意識、節約意識不斷增強,共同營造了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廣大農(nong) 村牧區的農(nong) 牧民也不斷從(cong) 單一的種植、養(yang) 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chan) 生活共贏的良性轉變,生態保護優(you) 先的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方方麵麵。一場全民參與(yu) 、全民行動的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正在江源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開,共同守護大美青海的綠水青山。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