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從農民到生態管護員

發布時間:2020-12-15 09:01:00來源: 青海日報

  冬日裏,海拔4000米的山穀豁口冷風直灌,趙忠成和管護隊員們(men) 冒著嚴(yan) 寒在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德令哈分局八盤山管護站所設的卡點巡檢著過往的車輛。

  距離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130公裏的八盤山管護站,是德令哈分局所設的3個(ge) 管護站中位置比較偏遠的一個(ge) ,管護核心區內(nei) 近1.44萬(wan) 公頃的麵積都是無人區。

  大麥溝的北麵有一座院子,趙忠成和他的3個(ge) 管護隊員常年駐守在這裏,他們(men) 便是八盤山管護站裏的管護員,年近50歲的趙忠成是他們(men) 的站長。

  草木掩映,青鬆常綠。屋裏暖和,屋外卻凍得人瑟瑟發抖。

  “這邊的野生動物多了,草地沙化也減少了,很高興(xing) 。”盡管大多數時間都在野外巡護和卡點檢查中度過,枯燥繁雜,但老趙似乎已經適應了這種生活,在他看來自己和隊員們(men) 的辛苦是值得的。

  老趙看起來普普通通,中等個(ge) ,皮膚還有點黑,這和他長年累月的巡護是分不開的。老趙說:“每天我們(men) 最少要巡護60公裏,基本都是早上出去晚上回來。”由於(yu) 管護區麵積達2.3萬(wan) 公頃,日常巡護麵積較廣,他們(men) 4個(ge) 人基本上都是兩(liang) 兩(liang) 結伴出去,以防發生意外。

  “過去基本上都是在農(nong) 村,沒想到快老了還到牧區上班了!”當記者向老趙問到為(wei) 何要選擇在這裏工作時,老趙不由地說道。他說,有人也這麽(me) 問過我,離家這麽(me) 遠,又非常辛苦,你為(wei) 什麽(me) 願意幹這工作?

  老趙出生在德令哈市柯魯柯鎮烏(wu) 蘭(lan) 幹溝村的一個(ge) 普通家庭,父輩是60年前舉(ju) 家從(cong) 湟中遷過來的。那些年裏,全家人基本靠種田為(wei) 生。後來,老趙也是每天繞著家裏種的0.02公頃青稞地忙活,過著剛夠溫飽的日子。

  15年前,村裏的幹部找到老趙,問他:“要不要當公益林管護員?”老趙答應了,那一年,他還算是個(ge) 年輕的小夥(huo) 子。

  “那幾年,日子苦,聽說當管護員每個(ge) 月發600元工資,就去了。”老趙很坦然地說。

  當時,趙忠成管護的地點是一個(ge) 叫川水梁的地方,離家70多公裏,在那裏他一幹就是10年,他離開的時候,當初他種植澆灌的第一批苗木已經成林。

  2015年,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德令哈分局成立八盤山管護站,要從(cong) 一批經驗豐(feng) 富的管護員裏遴選管護員,老趙又答應去了。

  “這幾年國家保護生態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身邊的環境一年比一年好,遠點、累點又算什麽(me) ?”老趙說,那次給家裏人說起要到八盤山去當站長的事情後,家裏人也很反對,說放著好好的護林員不幹,偏偏去雪山牧區裏和“狼娃子”較勁,這不是自討苦吃嘛?

  每天早上6時起床,騎著摩托車進到大山裏,回來時已經是夜幕降臨(lin) 。這幾年,趙忠成上任後,穿越高寒草甸、雪山深處,日複一日,走進人跡罕至的核心區,與(yu) 狼、盤羊、藏狐等野生動物相伴,隻為(wei) 守護好身邊的生態環境。

  “我對現在的日子很滿意,也很充實。”老趙說,以前他沒什麽(me) 手藝,隻能靠種田度日,這份工作是國家給的,讓他有了選擇的機會(hui) 。“如今,雖然住在大山裏麵,但每月有了2800元的固定工資,管護站裏還有廚房、健身房、暖氣,我一定要把這份工作幹好。”

  15年,從(cong) 一個(ge) 揮汗在田壟邊耕耘種田的農(nong) 民,到成為(wei) 一名公益林管護員,身處沙漠戈壁精心培育苗木成林,再到行進在人跡罕至的雪山草甸成為(wei) 祁連山國家公園的“衛士”,趙忠成的身份發生著變化,但不變的是他想要守護好這片美麗(li) 家園的心願。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