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多元共治,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發布時間:2020-12-16 09:29:00來源: 四川日報


高峽中的明珠——攀枝花市海塔水庫。 何鬆攝


攀枝花市仁和區花棚子金沙江邊。楊立華攝

  12月1日,攀枝花市東(dong) 區弄弄坪街道向陽社區居民楊家華,又一次來到金沙江沿岸,巡邏江麵、清理垃圾、記錄情況。他是流經向陽社區的金沙江段“微河段管家”——東(dong) 區招募的巡河誌願者。在東(dong) 區,這個(ge) 群體(ti) 正在不斷擴大。發動社區居民參與(yu) 巡河護河,不斷延伸河長的“觸角”,是攀枝花近年來探索多元共治、紮實開展河長製工作的一個(ge) 生動案例。有著“萬(wan) 裏長江上遊第一城”之稱的攀枝花,是長江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區,每年金沙江出境流量有1105億(yi) 立方米,占全省長江輸出流量的四分之一。管好護好轄區江河及沿岸生態,利在千秋。

  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近年來,攀枝花縱深推進河長製工作,多元共治,多措並舉(ju) ,共抓大保護,切實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網格化管理 築牢“責任之基”

  攀枝花市西區格裏坪鎮大水井村村委會(hui) 主任許孟欽,還有另一個(ge) 身份——大水井村河段長,把關(guan) 河流經該村的河段,是他的“管理”範圍。

  不落下每一段河流,攀枝花市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在明確了市級河長10名、縣(區)級河長86名、鄉(xiang) (鎮)級河段長142名的基礎上,將河長製體(ti) 係建立到村(社區)一級,明確村(社區)級河段長251名。

  在市區,采取義(yi) 務或聘請的方式,邀(聘)請網格員、樓棟長、老黨(dang) 員、誌願者、退役軍(jun) 人210餘(yu) 人組成21支巡河隊伍,以網格為(wei) 單位,定人定責落實巡查管護責任,定期定時巡河,無縫覆蓋到每個(ge) 河段。

  市級河長既掛帥又出征,充分發揮河長“頭雁”引領作用。截至2020年12月上旬,全市各級河(段)長累計開展巡河6586人次,各沿河村(社區)累計投入資金約129萬(wan) 元,打撈垃圾和漂浮物997.5噸,拆除違章建築物77處,出動車輛424輛,出動人員2928人,清理亂(luan) 種亂(luan) 植麵積14萬(wan) 餘(yu) 平方米。

  強化水域岸線管理,攀枝花在全省率先開展智慧界樁試點工程建設,建成金沙江、雅礱江等5處智慧界樁並投入運行,讓網格化管理更加智慧。

  全市河湖水環境質量進一步好轉。據生態環境部通報今年1—10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攀枝花市金沙江、雅礱江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Ⅰ類水質,水質斷麵考核排名全國第九、全省第一。

  全流域治汙 打贏“碧水保衛戰”

  在四川米易白馬工業(ye) 園區一枝山功能區,聚集了多家工業(ye) 企業(ye) 。去年底,功能區工業(ye) 集中式汙水處理廠建成投用,采用先進的汙水處理工藝,先期日處理規模達到3萬(wan) 立方米,為(wei) 保護和改善安寧河流域水質和生態平衡提供了保障。

  以推進河長製為(wei) 契機,攀枝花大力開展全流域治汙,金沙江、雅礱江、安寧河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近年來,攀枝花實施了炳草崗、小沙壩、大渡口、仁和汙水處理廠、鹽邊縣城提標升級改造項目。按計劃推進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PPP項目,29個(ge) 汙水處理廠和532.62公裏汙水管網建設有序實施。

  同時,實施工業(ye) 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計劃,在攀枝花創新開發產(chan) 業(ye) 園區、攀枝花格裏坪工業(ye) 園區、仁和區南山循環經濟發展區、鹽邊釩鈦產(chan) 業(ye) 開發區、四川米易白馬工業(ye) 園區等5個(ge) 工業(ye) 園區,建設完善的工業(ye) 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和管網配套係統。強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11個(ge) 汙水直排問題整改,反饋問題已基本整改完成,有效杜絕汙水直排。

  今年,攀枝花投入資金近900萬(wan) 元,開展觀音岩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範化建設。啟動大渡河和安寧河2條重點流域整治和全市3家“三磷”企業(ye) 專(zhuan) 項整治,進一步削減總磷、氨氮、COD等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

  攀枝花加大農(nong) 村水環境治理力度,爭(zheng) 取省級專(zhuan) 項資金,對全市27個(ge) 建製村開展農(nong) 村水環境綜合整治。將米易縣列入河湖管理保護示範縣創建範圍,實施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著力打造一批樣板河湖。

  生態修複 打造“綠色屏障”

  走進攀枝花市東(dong) 區馬坎片區,昔日光禿禿的荒坡如今變成森林公園。針對金沙江流域地處幹熱河穀地區,生態脆弱的特點,攀枝花在推行河長製工作中,著力加強生態恢複與(yu) 治理。

  根據流域和自然條件及行政管轄情況,攀枝花將治理區域劃為(wei) 10個(ge) 治理區,分別采用生態保育、提質改造、工程造林、礦山跡地修複等治理模式,治理流域內(nei) 重點生態脆弱區麵積4萬(wan) 餘(yu) 畝(mu) ,流域森林覆蓋率達61.85%,製定攀鋼、攀煤、攀礦工業(ye) 跡地水土保持生態治理3年行動方案,累計恢複治理與(yu) 生態修複礦山地質環境麵積達1497公頃。

  攀枝花大力實施安寧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省級試點項目,完成安寧河河堤建設24公裏,打造濱河景觀長廊2公裏,建成沿河健身綠道8公裏。

  為(wei) 更好推動河長製工作,攀枝花充分調動社會(hui) 各界力量。

  落實企業(ye) 責任。治汙方麵,2019年,攀鋼集團公司投入5.6億(yi) 元,實施41個(ge) 水汙染防治項目、8個(ge) 廢水排放口整治項目、8個(ge) 固廢堆場整治項目,建設應急水池4座。與(yu) 2015年相比,攀鋼外排水總量下降率12%;COD排放量下降率11%。清河護岸方麵,深化與(yu) 二灘水力發電廠的合作,開展雅礱江、安寧河河道漂浮垃圾清理打撈,2018-2019年,累計打撈河道漂浮垃圾6萬(wan) 餘(yu) 立方米。小水電整改方麵,全麵完成全市82座小水電生態流量泄放整改。

  凝聚群眾(zhong) 力量。攀枝花開展河長製進黨(dang) 校、進校園、進機關(guan) 、進社區、進企業(ye) 的“五進”宣傳(chuan) 活動,加強河湖宣傳(chuan) 工作,每年堅持開展春季、冬季“清河、護岸、淨水、保水”四項行動。同時,將法、檢兩(liang) 院納入河長製辦公室成員單位,實施“河道+警長”“河道+法檢兩(liang) 長”等模式,加強河道聯合執法,探索建立違法采砂生態補償(chang) 追訴機製。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