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現場評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②】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係統性工程

發布時間:2020-12-16 09:57:00來源: 人民日報

  麵對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不能竭澤而漁、無限索取,而要大力保護、和諧共生,已成為(wei) 全社會(hui) 的共識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雙湖縣,平均海拔50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縣。雙湖縣亞(ya) 阿木管理站臨(lin) 近羌塘保護區核心區,保護員斯曲次仁已經在這裏工作了4年。值班時,30多歲的斯曲次仁常常冒著風雪前往管理區巡護。雖然辛苦,但是他心裏很欣慰,“4年來,保護站從(cong) 未發現偷獵野生動物的情況”。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隨著人們(men) 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青藏高原的物種繁衍在逐步恢複。十多年前,講述保護員與(yu) 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鬥爭(zheng) 甚至犧牲故事的電影《可可西裏》,引發全國觀眾(zhong) 對藏羚羊盜獵問題的關(guan) 注,保護藏羚羊得到積極響應。不久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征求意見稿)》公布。在征求意見稿中,人們(men) 印象中長期瀕危的藏羚羊、藏野驢等物種的保護級別擬降為(wei) 二級。據專(zhuan) 家解讀,藏羚羊由一級降為(wei) 二級,是因為(wei) 近年來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打擊盜獵取得顯著成效,藏羚羊種群明顯恢複。得益於(yu) 人們(men) 的有意識保護,廣袤的羌塘草原已然成為(wei) 藏羚羊棲息的家園。

  藏羚羊種群的恢複,映射出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曆史性成就。植樹造林、退耕還草、禁止盜獵等具體(ti) 舉(ju) 措的背後,是人們(men) 在不斷思考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通過大數據、衛星定位等方式建立起監測係統,進一步幫我們(men) 認識自然、保護自然。近年來開展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工作,也幫我們(men) 更好地把握自然規律、認識環境變化。麵對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不能竭澤而漁、無限索取,而要大力保護、和諧共生,已成為(wei) 全社會(hui) 的共識。改善生態環境不僅(jin) 關(guan) 乎當代,更利在千秋。隻有堅定地保護好生態環境、保護好綠水青山,才能讓子孫後代有機會(hui) 目睹天地之壯闊、自然之秀美、萬(wan) 物之靈動。

  成績固然喜人,但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仍需再接再厲,不可掉以輕心。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ge) 係統性工程,需要應對的問題也種類繁多。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chu) 備基地,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護地,同時其生態係統脆弱,對全球變暖等氣候變化非常敏感。如何更精細和科學地保護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需要認真思考。總的來看,製度建設還需要繼續發力,增加技術和科研投入也必不可少。多措並舉(ju) 、統籌兼顧,研究保護、修複、治理的係統方案和工程舉(ju) 措,才能守護好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

  青藏高原雪山巍峨,草原連綿,繼續投入更多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形成共建良好生態、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環,人民群眾(zhong) 一定會(hui) 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大山深處的守望者

    捕獲.PNG
    “過幾天大雪就要封山了,到時候管護區以北的大片區域都將被大雪覆蓋。”12月7日,當我們來到祁連山國家公園德令哈片區伊克拉管護站時,站長杜國林指著遠處的山頭說,下次進山可能要到來年5月了。[詳細]
  • 拉薩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及生態修複建設

    捕獲.PNG
    連日來,不斷穿梭在西藏拉薩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及生態修複工程施工現場的各類機械轟鳴不止,現場施工人員搶抓工期,加快推進這一民生工程的建設進度。[詳細]
  • 【三江源,我們的國家公園】地之靈:回歸大野

    曾以為,每一次的江源之行,都在實現一次回歸。這絕非地理意義上的溯源,如若水是生命之源,便把找尋江河源頭,當成一場莊重的使命來完成。[詳細]
  • 打破“九龍治水”的江源實踐

    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製試點啟動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青海開啟了一條在“無”中尋“有”的生態文明體製改革探索之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