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東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出爐
12月16日,海東(dong) 市召開2020年度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hui) ,通報全市環境質量狀況。截至11月底,海東(dong) 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you) 良天數為(wei) 300天,優(you) 良率為(wei) 94.9%;全市6個(ge) 縣區空氣質量平均優(you) 良天數為(wei) 302天,全市環境質量保持總體(ti) 改善的良好勢頭。
今年以來,海東(dong) 市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wei) 核心,聚焦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突出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持續抓好兩(liang) 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全麵落實工作舉(ju) 措,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生態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
環境質量總體(ti) 情況
截至11月底,海東(dong) 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you) 良天數為(wei) 300天,優(you) 良率為(wei) 94.9%,PM2.5濃度值為(wei) 37μg/m3, PM10濃度值為(wei) 66μg/m3。海東(dong) 市平安區高鐵新區空氣自動監測站為(wei) 國控站點,由此點代表海東(dong) 市環境空氣質量。
全市6個(ge) 縣區空氣質量平均優(you) 良天數為(wei) 302天,同比減少5天;PM10平均濃度為(wei) 63μg/m3,同比下降1.6%;PM2.5平均濃度為(wei) 32μg/m3,同比持平。
全市所有幹流、支流年均水質均達到功能區目標水質。主要河流中,黃河(海東(dong) 段)水質繼續保持優(you) ;湟水河(海東(dong) 段)水質良好,汙染強度自上而下呈遞減趨勢,出省斷麵民和橋水質為(wei) Ⅱ類,水質變優(you) 。湟水河幹流灣子橋、老鴉峽水質明顯好轉。
全市8個(ge) 縣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水質達標率100%;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等級為(wei) 良;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截至11月底,全市6個(ge) 縣區環境空氣質量由好到差依次是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平安區、樂(le) 都區。
6個(ge) 縣區優(you) 良天數為(wei) 288—323天,平均優(you) 良率為(wei) 94.2%。
6個(ge) 縣區PM10濃度範圍為(wei) 54—79μg/m3,平均為(wei) 63μg/m3;PM2.5濃度範圍為(wei) 28—37μg/m3,平均為(wei) 32μg/m3。
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對黃河幹流、湟水河及部分支流開展評價(jia) 。
截至11月底,全市17條河流26個(ge) 國控、省控斷麵中,Ⅰ—Ⅲ類水質斷麵比例為(wei) 97.5%,Ⅳ類及Ⅴ類水質斷麵比例為(wei) 2.5%,無劣Ⅴ類水質斷麵。與(yu) 2019年相比,Ⅰ—Ⅲ類水質斷麵比例上升3.9個(ge) 百分點。
黃河幹流及支流中,黃河幹流2個(ge) 斷麵均為(wei) Ⅱ類,水質為(wei) 優(you) ,與(yu) 2019年持平;支流昂思多河入黃口、巴燕河入黃口、清水河入黃口、街子河入黃口水質均為(wei) Ⅱ類,水質狀況優(you) ,較2019年有所改善。
湟水河幹流及支流中,湟水河幹流主要的3個(ge) 斷麵中,灣子橋、老鴉峽斷麵為(wei) Ⅲ類,水質良好,灣子斷麵達標率較去年上升25%,老鴉峽斷麵達標率較去年上升8.3%。主要汙染物氨氮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44.1%和51.5%;出境斷麵民和橋水質為(wei) Ⅱ類,水質為(wei) 優(you) ,與(yu) 2019年持平。湟水支流中,除白沈溝入湟口水質為(wei) Ⅲ類,水質狀況良好外,其餘(yu) 小南川入湟口、祁家川入湟口、哈拉直溝入湟口、引勝溝入湟口、崗子溝入湟口、巴州河入湟口和隆治河入湟口年均水質均為(wei) Ⅱ類,水質狀況為(wei) 優(you) 。
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
2020年,全市對8個(ge)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了監測,水源達標率100%。
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全分析結果顯示:平安區文祖口水源地(備用)、樂(le) 都引勝溝水源地、互助西坡水源地(備用)、後溝水庫、南門峽水庫、西溝水源地、峽門水庫及公伯峽水庫年均水質均達到Ⅱ類以上,達標率為(wei) 100%。
輻射環境質量狀況
2020年全市輻射環境質量總體(ti) 良好。6個(ge) 縣區輻射環境累積空氣吸收劑量率測值為(wei) 環境正常水平,無異常變化。
6縣區土壤中γ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均在海東(dong) 市的天然本底水平漲落範圍內(nei) 。
湟水河民和橋和大通河主要斷麵及樂(le) 都引勝溝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中總α、總β活度濃度無異常變化,為(wei) 正常環境水平。樂(le) 都中心廣場、平安火車站廣場、互助青稞酒文化廣場、民和新城廣場、化隆中心廣場、循化文化廣場環境電磁輻射點位環境電測輻射水平維持正常水平,無明顯變化,滿足《電磁環境控製限值》標準的要求。
聲環境質量狀況
區域聲環境中,2020年核心區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wei) 58.6dB(A),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二類聲環境功能區標準。
道路交通聲環境中,2020年核心區道路交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wei) 68.7dB(A),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a類聲環境標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海東市六縣區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率94.9%
12月16日上午,海東市向社會公布今年前11個月,海東市環境質量總體情況、空氣、地表水、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聲環境質量狀況,六縣區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達302天,優良率94.9%。[詳細] -
西寧海東海北攜手保護母親河
湟水河是青海人民的“母親河”,西寧市與海東市、海北州以湟水為紐帶互相交融,是湟水河管理保護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為進一步強化湟水流域管理與保護。[詳細] -
青海海東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近年來,海東市把湟水河流域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積極構建“人水合一,人水和諧”的水生態環境,著力打造青藏高原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城市。[詳細] -
青海海東市完成國土綠化麵積92萬畝
今年,海東市林業和草原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植樹造林綠化國土的具體實踐,深入推進“綠屏障、綠河穀、綠城區”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