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破解《生物王囯密碼》 雲南少數民族具有生態信仰
圖為(wei) “探尋雲(yun) 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公益大課堂活動啟動儀(yi) 式現場。 韓帥南 攝
“探尋雲(yun) 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公益大課堂活動19日在雲(yun) 南昆明啟動。在首期課堂上,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校長、教授盛軍(jun) 以《生物王國密碼》為(wei) 題進行了分享。
“探尋雲(yun) 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公益大課堂自12月起,每月舉(ju) 辦一期,將持續至明年5月在昆明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15)之際。
盛軍(jun) 在分享中以COP15為(wei) 背景,圍繞生物種類、生態森林、神奇的北回歸線等內(nei) 容進行講解。他帶大家領略了四季冰雪的梅裏雪山、冬櫻花盛開的大理南澗,解密雲(yun) 南獨特美景的成因,並以“古樹、古茶、古道”為(wei) 關(guan) 鍵詞講述雲(yun) 南的茶文化。盛軍(jun) 重點講述了雲(yun) 南的古茶樹。他認為(wei) ,雲(yun) 南300餘(yu) 萬(wan) 畝(mu) 古茶樹能夠保留,得益於(yu) “雲(yun) 南少數民族的生態信仰”,即少數民族民眾(zhong) 對於(yu) 大自然的敬畏和信仰。
雲(yun) 南素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的美譽,是中國17個(ge) 生物多樣性關(guan) 鍵地區和全球34個(ge) 物種最豐(feng) 富的熱點地區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雲(yun) 南各類群生物物種數均接近或超過全國的一半,國土麵積僅(jin) 占全國的4.1%,卻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態係統類型。
COP15雲(yun) 南省籌備辦新聞宣傳(chuan) 部副部長、雲(yun) 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專(zhuan) 職副主任彭斌表示,“探尋雲(yun) 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公益大課堂將為(wei) 宣傳(chuan) 雲(yun) 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向社會(hui) 各界普及科普知識、提高公眾(zhong) 保護生物多樣性意識,提供一個(ge) “線上線下”融合的嶄新舞台,為(wei) COP15大會(hui) 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雲南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成黑鸛國內最大越冬停歇地
專家團隊監測記錄顯示,去年和今年分別有400餘隻遷徙黑鸛在此越冬停歇,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已成為國內黑鸛種群最大、最集中、最為重要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詳細] -
雲南劃定1164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 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雲南省‘三線一單’綜合了生態、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要素及自然資源分區成果,形成功能明確、邊界清晰的1164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並提出了全省總體管控要求和分類管控要求。[詳細] -
龍勇誠:為滇金絲猴“上戶口”
這是198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係動物專業,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工作的龍勇誠,初到雲南時學會說的第一句藏語。[詳細] -
雲南怒江州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實現共贏
近年來,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怒江州)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變地理劣勢為資源優勢,讓綠水青山助力脫貧攻堅,努力在一個戰場打贏脫貧攻堅和生態保護兩場戰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