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海東守護一河清水造福百姓

發布時間:2020-12-23 10:00: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冬季是湟水流域水生態突發環境事件易發、多發期,也是水環境風險隱患的暴露期,強化湟水流域枯水期水環境安全檢查至關(guan) 重要。近日,記者來到湟水河老鴉橋省控斷麵監測點時,海東(dong) 市生態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地表水的水質采樣工作。

  “我們(men) 每個(ge) 月都會(hui) 在老鴉橋、灣子橋等斷麵,對湟水河地表水進行一次規範的水質采樣,完成采樣後送去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進行檢測和分析。”工作人員田江山說。

  在湟水河老鴉橋斷麵水質檢測報告上,記者看到了兩(liang) 組數據:2019年湟水河老鴉橋斷麵水質達標率91.7%,優(you) 良率為(wei) 66.7%;2020年水質達標率為(wei) 100%,優(you) 良率截至11月底為(wei) 90.9%。此外,汙染因子呈明顯下降趨勢,這也說明了湟水河的水質在逐年改善。

  湟水河是黃河的一級支流和青海人民的母親(qin) 河,在海東(dong) 過境158公裏,占湟水河全長的42%,流經互助土族自治縣、平安區、樂(le) 都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流域麵積0.63萬(wan) 平方公裏,在青海東(dong) 部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麵具有重要地位。作為(wei) 黃河上遊生態功能區,海東(dong) 在湟水流域生態保護和環境綜合治理中更擔負著重要責任。

  水質的改善得益於(yu) 合理有效的水汙染防治工作。近年來,海東(dong) 市堅決(jue) 扛起水汙染防治的政治責任,把湟水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作為(wei) 重中之重,堅持“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全力推進碧水保衛戰,讓湟水河為(wei) 百姓造福。

  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湟水河幹流及支流中,湟水河幹流主要的3個(ge) 斷麵中,灣子橋、老鴉峽斷麵水質為(wei) Ⅲ類,水質良好,灣子斷麵達標率較去年上升25%,老鴉峽斷麵達標率較去年上升8.3%。主要汙染物氨氮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44.1%和51.5%;出境斷麵民和橋水質為(wei) Ⅱ類,水質為(wei) 優(you) ,與(yu) 2019年持平。湟水支流中,除白沈溝入湟口水質為(wei) Ⅲ類,水質狀況良好外,其餘(yu) 小南川入湟口、祁家川入湟口、哈拉直溝入湟口、引勝溝入湟口、崗子溝入湟口、巴州河入湟口和隆治河入湟口年均水質均為(wei) Ⅱ類,水質狀況為(wei) 優(you) 。

  為(wei) 了讓河湟兩(liang) 岸人民用上放心水,保護好黃河、湟水河、大通河,海東(dong) 市堅持係統施治,投資4.3億(yi) 元實施樂(le) 都引勝溝、互助塘川河等重點流域汙染防治和生態修複項目。全麵開展湟水海東(dong) 段139公裏生態修複工程。紮實推進“綠屏障、綠城區、綠河穀”建設,全麵實施“三山、三水、三峽”綠化工程。投資2.8億(yi) 元,開展湟水河兩(liang) 岸生態修複及景觀綠化,打造生態海東(dong) 建設的展示窗口。

  同時,狠抓汙水治理,著力提高城鎮汙水管網覆蓋率和收集率,全市汙水管網建設長達345公裏。全市建成汙水處理廠8座,汙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能力14萬(wan) 立方米,實際運行日處理能力11萬(wan) 立方米,城鎮汙水處理基本達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今年,依托農(nong) 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17座汙水處理站技改建設。不斷強化工業(ye) 汙水處理,海東(dong) 工業(ye) 園區、樂(le) 都工業(ye) 園、民和工業(ye) 園、互助縣綠色產(chan) 業(ye) 園汙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全處理。

  此外,在全省率先創建了“4+1”河長體(ti) 係,全力推進河長製落實。集中整治湟水流域廢棄工棚廠房、砂石場、拌合站等,實現主河道兩(liang) 側(ce) 500米內(nei) 永久複耕複綠,特別是拆除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湟水沿岸建成的企業(ye) 廢舊廠房,昔日的“黑色矽鐵走廊”變成如今的“綠色生態長廊”。

  據市生態環境監測站負責人介紹,為(wei) 加強環境監管力度,市生態環境局采取不定期日常監管、每季度“雙隨機”抽查等措施,對汙水處理廠、涉水企業(ye) 和規模化養(yang) 殖場等汙水處理設施進行專(zhuan) 項檢查,密切關(guan) 注重點排汙企業(ye) 運行,杜絕環境汙染事件發生。對企業(ye) 偷排、偷倒、超標排汙等環境違法行為(wei) 實行頂格處罰。近三年共查處水環境違法行為(wei) 6起,處罰金額172萬(wan) 元。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0年海東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出爐

    截至11月底,海東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為300天,優良率為94.9%;全市6個縣區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為302天,全市環境質量保持總體改善的良好勢頭。[詳細]
  • 海東實現區域河湖管理信息化全覆蓋

    近年來,海東市水利部門把全麵推進“河湖長製”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創新管理舉措,緊緊依靠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提升河湖智慧化管理水平,實現了區域河湖管理信息化全覆蓋。[詳細]
  • 海東市六縣區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率94.9%

    12月16日上午,海東市向社會公布今年前11個月,海東市環境質量總體情況、空氣、地表水、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聲環境質量狀況,六縣區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達302天,優良率94.9%。[詳細]
  • 西寧海東海北攜手保護母親河

    湟水河是青海人民的“母親河”,西寧市與海東市、海北州以湟水為紐帶互相交融,是湟水河管理保護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為進一步強化湟水流域管理與保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