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都湟水河上遊過一群鴨
“快看快看,湟水河上好多隻野鴨子。”近日,在湟水河樂(le) 都段,河麵上聚集了數百隻野鴨在此嬉戲。它們(men) 時而將頭潛進水中覓食,嬉戲玩耍;時而在岸上曬著暖陽梳理著羽毛,引得橋上的市民駐足觀看,拍照留念。
野鴨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水鳥的典型代表,能進行長途遷徙飛行,食性廣而雜,常以小魚、小蝦、甲殼類動物、昆蟲,以及植物的種子和穀物等為(wei) 食。野鴨雖帶有野性,但膽小,警惕性高,若有人畜接近即成群逃避,因此對棲息環境條件要求較高。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大量野鴨選擇在遠離城鎮的沼澤、湖泊棲息。
近年來,隨著樂(le) 都區河長製工作的落實和環保部門對於(yu) 湟水河流域水環境的監測治理,河道生態環境不斷恢複向好,湟水河水質逐步改善,水生動物的數量和種類都在不斷增加,一些鳥類身影逐漸進入人們(men) 的視野,形成了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生態畫卷。
“今年以來,我們(men) 不斷完善各項規章製度,對於(yu) 全區境內(nei) 湟水河及所有支流、幹渠開展日常保潔、突發保潔、入河排汙口清理整治,有效整改了湟水河流域範圍內(nei) 亂(luan) 占、亂(luan) 采、亂(luan) 堆、亂(luan) 建的問題,全力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樂(le) 都區水務局河湖長製辦公室幹部王豔告訴記者,目前樂(le) 都區通過建立河長製監測中心,在區內(nei) 湟水河段及湟水河18條一級支流安裝了覆蓋各重點河道的實時視頻監控點31個(ge) ,進一步壓實鄉(xiang) 、村兩(liang) 級河湖長責任,提升河湖環境管理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
據樂(le) 都區生態環境局局長權開並介紹,今年,樂(le) 都區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到50%,劣V類水體(ti) 比例控製在0%以內(nei) ;老鴉峽口、土官口、引勝溝入湟口、崗子溝等斷麵水質類別保持或優(you) 於(yu) 2014年水質狀況。
市民張先生說:“已經好多年沒在湟水河見過野鴨子了,以前河水又黑又臭,河道兩(liang) 旁垃圾又多,這兩(liang) 年因為(wei) 治理得當,垃圾沒了,河水變清,野鴨子又回來了。”
“這麽(me) 多野鴨聚在一起,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現在生態環境變好了,吸引來野鴨子在這裏安家,希望大家都好好珍惜,繼續保護美好環境。”市民王女士說。看到有些小孩子往河裏扔食物喂鴨子,她呼籲前來觀賞的人們(men) 不要隨意驚動它們(men) ,給這些野鴨一個(ge) 安靜的休憩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黃河上遊最大支流的湟水河水質持續變優
黃河出省境斷麵官亭斷麵Ш類水質達標率為100%,湟水河出省斷麵民和橋IV類水質達標率為100%,峽塘斷麵Ⅱ類水質達標率為100%;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到或優於Ⅲ類以上水質比例為100%。[詳細] -
2020年海東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出爐
截至11月底,海東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為300天,優良率為94.9%;全市6個縣區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為302天,全市環境質量保持總體改善的良好勢頭。[詳細] -
海東實現區域河湖管理信息化全覆蓋
近年來,海東市水利部門把全麵推進“河湖長製”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創新管理舉措,緊緊依靠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提升河湖智慧化管理水平,實現了區域河湖管理信息化全覆蓋。[詳細] -
海東守護一河清水造福百姓
冬季是湟水流域水生態突發環境事件易發、多發期,也是水環境風險隱患的暴露期,強化湟水流域枯水期水環境安全檢查至關重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