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墨竹工卡縣: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交響曲
圖為(wei) 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甲瑪鄉(xiang) 孜孜榮村全貌。黃誌武 格桑倫(lun) 珠 鹿麗(li) 娟 潘璐 洛克 攝
農(nong) 業(ye) 強不強、農(nong) 村美不美、農(nong) 牧民富不富,決(jue) 定著全麵小康社會(hui) 的成色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質量。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明確提出,“優(you) 先發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對我國未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進行了定位、定向、定標、定路、定策,吹響了新發展階段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建設的號角。
2020年4月,墨竹工卡縣“美麗(li) 鄉(xiang) 村·幸福家園”建設試點工作全麵啟動,根據不同居住環境,充分考慮當地的生活條件、交通區位等實際情況,將318國道沿線的日多鄉(xiang) 、紮西崗鄉(xiang) 及偏遠的紮雪鄉(xiang) 確定為(wei) 試點鄉(xiang) ,實施三項提升改造工程,涉及3個(ge) 鄉(xiang) 8個(ge) 村296戶1639人。
走進墨竹工卡縣第一批“美麗(li) 鄉(xiang) 村·幸福家園”建設的日多鄉(xiang) 怎村哈姆組,以紅白色為(wei) 主色調的藏式房屋讓人耳目一新。整個(ge) 村落整潔幹淨、寧靜祥和,處處洋溢著新時代小康村莊的濃厚氛圍。
飄香的酥油茶、新鮮的水果,爐子上煮著犛牛肉的鍋裏咕嘟咕嘟作響。午後的陽光灑進哈姆組村民多吉次仁的客廳內(nei) ,既舒適又愜意。
在沒搬進新家前,以放牧為(wei) 生的多吉次仁家中有40多頭牲畜,每年的收入靠年底賣出1到2頭牲畜來維持生活,一家五口人居住在土木結構的老房子裏,采光、用水、交通極其不便。
“感謝黨(dang) 和政府,沒想到我們(men) 也能住上這麽(me) 好的房子。沒搬來之前,我家的房子是2006年修建的土木結構房子,房間也沒現在這麽(me) 多,現在有160多平方米,孩子們(men) 可以在家盡情地玩耍了。”看著鋼筋水泥結構的新房,多吉次仁樂(le) 嗬嗬地說。
如今的怎村哈姆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道路、廁所、供電、住房改造全麵提速,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推進。近年來,墨竹工卡縣在“村村通”的基礎上啟動農(nong) 村道路“戶戶通”工程。農(nong) 村垃圾汙水治理水平顯著提高,實現環衛所有村莊全覆蓋;農(nong) 村公共服務不斷完善,行政村通暢率、住房安全比率、飲水安全比率、通電率均達100%,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新型農(nong) 村養(yang) 老參合率達100%,適齡兒(er) 童入學率達100%,群眾(zhong) 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如果說哈姆組幸福美滿的生活令人心生向往,那麽(me) 古色古香、靜謐悠然的工卡鎮塔巴村帕熱組就是留得住鄉(xiang) 愁的地方。自2018年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開窗見綠、推門進園、俯身親(qin) 水,成了帕熱組人幸福生活的“標配”。
美麗(li) 的田園畫卷不僅(jin) 讓這裏的村民盡享生活的美好,更讓遠道而來的遊客流連忘返。“有句話說心安即是歸處。在村裏轉了一圈,喝了香醇的酥油茶,感受到了藏族人家的淳樸善良,原本浮躁不安的心變得很寧靜。”來自成都的遊客劉曉說,帕熱組之行讓她感覺舒適放鬆。
接待劉曉一行21名遊客的是村民貢覺旦增家,這個(ge) 月僅(jin) 接待遊客他家就有2600元收入。“我現在真正理解了總書(shu) 記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含義(yi) 。這兩(liang) 年我們(men) 帕熱組環境變美了,每天旅遊大巴車能來十幾輛,夏天更多,好日子就是靠美麗(li) 的環境吸引遊客帶來的。”
這一筆旅遊賬在帕熱組組長次旺赤列那裏算得更清楚,次旺赤列在筆記本上用藏文清楚地記錄著每一筆旅遊收入。“這兩(liang) 年,旅遊收入的增加讓村民既鼓了口袋,又富了腦袋。今年,在全體(ti) 組員的要求下,組裏改變了和旅遊公司簽協議的方式,由原來每個(ge) 月旅遊公司向村裏15戶接待遊客的家庭每戶每月支付2400元,改為(wei) 每月固定支付900元、每接待一次支付50元的方式。”次旺赤列說。
“這就是‘績效考核’嘛!這樣我更有勁頭把家裏打掃得更幹淨漂亮了,這樣才會(hui) 有更多遊客到我們(men) 這兒(er) 來。”貢覺旦增笑著插話說。
鄉(xiang) 風文明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魂”,文明鄉(xiang) 風能夠提振農(nong) 村精氣神,增強農(nong) 民凝聚力,孕育社會(hui) 好風尚。
在墨竹工卡縣甲瑪鄉(xiang) 孜孜榮村第一期扶貧搬遷安置點,前幾年,灰塵、白色垃圾等到處飛舞,令人躲閃不及。不過,現在來到這裏就會(hui) 發現村莊麵貌大變樣,村容村貌幹淨整潔,房前屋後綠樹成蔭。
“今天周日,該打掃衛生啦!大家拿上工具準備幹活。”周日下午,組長達瓦在微信群裏通知,組員們(men) 很快就拿著掃帚到指定區域開始打掃。
人多力量大,已經合作過無數次的組員們(men) 早就達成了默契,很快就把小組負責的區域打掃得幹幹淨淨。“每次發通知,大家馬上就會(hui) 來,既不用催促,也沒人遲到。”達瓦說。
好鄉(xiang) 風離不開好家風的滋養(yang) 。在達瓦家,有一麵牆貼滿獎狀,自治區、拉薩市兩(liang) 級“最美家庭”“雅魯藏布生態旅遊文化節優(you) 秀誌願者”“學習(xi) 進步獎”等榮譽數不勝數,這其中有達瓦的,也有孩子們(men) 的。
“從(cong) 小,父親(qin) 就教育我們(men) 要誠實做人、勤勞做事、認真讀書(shu) ,長大了要依靠勤勞雙手過上好日子,父親(qin) 的教誨我時常記在心中,也激勵我成長。”達瓦的女兒(er) 索朗卓瑪說,她目前在日喀則某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
在父親(qin) 的教育下,索朗卓瑪和她的5個(ge) 兄弟姐妹都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了工作,有在企業(ye) 工作的,有開大車跑運輸的,有考上公務員的。“在村裏,像達瓦家一樣,通過辛勤勞動過上好日子的家庭還有很多,不少年輕人瞅準了礦產(chan) 開發、工程建設等帶來的機遇,貸款買(mai) 了大卡車跑運輸,一年光這一項就能掙好幾萬(wan) 。”孜孜榮村委員嘎旦說。
……
如今,走在墨竹工卡縣的山鄉(xiang) 村野就會(hui) 發現,好家風、好鄉(xiang) 風匯成了浩蕩的社會(hui) 新風,同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一道,奏響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田園交響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冬日羊湖 動物樂園
羊卓雍錯簡稱羊湖,大部分位於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境內。[詳細] -
西藏守漁人:為了高原生態,再苦再難也要堅持
冬日的拉薩,豔陽高照。走進西藏自治區農科院水產所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雅魯藏布江流域沙盤模型。小小的模型,承載著西藏漁業科研工作者們的夢想。[詳細] -
中國寶“藏”|西藏持續推進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保護藍天白雲
2000年4月設立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高原荒漠生態係統的代表地區,這裏不僅有星羅棋布的湖泊、空曠無邊的草場以及皚皚的雪山和冰川,還有眾多瀕危野生動植物。[詳細] -
科研人員在西藏發現4個中國新記錄種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2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科研人員在西藏發現須彌四帶芹、巴洛特櫟等4個中國新記錄種,和翼葉棱子芹、線葉球蘭等24個西藏新記錄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