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進國家公園建設 國家林草局點讚青海林草工作
21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獲悉,近日,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對2020年重點工作表現突出單位進行通報表揚,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在國家公園建設方麵工作突出,為(wei) 推動我國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事業(ye) 作出了積極貢獻,被授予“2020年林草重點工作表現突出單位”榮譽稱號。
保護生態環境,青海從(cong) 未懈怠。今天的青海天藍地綠、生態優(you) 美,擁有世界最大麵積的高原濕地、高寒草原、灌叢(cong) 和森林等生態係統,涵蓋水麵、濕地、林草的藍綠空間占比超過70%。自2015年起,青海省相繼啟動建設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以來,全省上下全麵謀劃推進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和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
位於(yu)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內(nei) 的冬格措納湖。新華網 宋忠勇 攝
近年來,青海省高度謀劃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確保“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樹起生態環境保護新風尚,堅決(jue) 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已然成為(wei) 全省上下的一致共識和行動。
在助脫貧、惠民生方麵,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發揮了“穩定器”作用。“十三五”期間,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在全省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聘4.99萬(wan) 人從(cong) 事林草資源管護,累計發放勞務報酬39.6億(yi) 元,年人均增收近2萬(wan) 元,三江源地區達到2.16萬(wan) 元,帶動了近18萬(wan) 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讓群眾(zhong) 在守護“綠水青山”中收獲“金山銀山”,實現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
一群天鵝在位於(yu)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千姿湖嬉戲。新華網 潘彬彬 攝
記者還了解到,為(wei) 大力推動實施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三年行動,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編製了《青海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組織實施8個(ge) 方麵42項重大工作任務,在全國率先出台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的指導意見》實施方案,確保了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在青海湖特護區內(nei) 活動的普氏原羚。新華網 潘彬彬 攝
“‘十三五’期間,青海省林草局圓滿完成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任務,在全國十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綜合評估中均名列前茅,在創新體(ti) 製機製、健全政策製度體(ti) 係、保護生態環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要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取得了重要成果,為(wei) 我國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積累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貢獻了青海智慧和青海方案。”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局長李曉南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我國首次專門立法保護濕地
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濕地保護法草案20日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這是為了強化濕地保護和修複,我國首次針對濕地保護進行立法,擬從濕地生態係統的整體性和係統性出發,建立完整的濕地保護法律製度體係。[詳細] -
二級保護動物大鵟“降落”機場
據了解,大鵟為鷹科鵟屬的鳥類,是一種大型猛禽。棲息於山地、山腳平原和草原等地區,也出現在高山林緣和開闊的山地草原與荒漠地帶,垂直分布高度可以達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區。[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生態試點穩步推進
由祁連山國家公園攝影師鮑永清、李善元拍攝的作品《生死對決》、《當媽媽說跑步前進》分別獲得2019年、2020年度BBC英國國際野生動物攝影大賽總冠軍和單項冠軍。[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高寒草地生態氣象觀測研究站建成運行
近日,青海省氣象局與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建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高寒草地生態氣象觀測研究站。[詳細] -
青海省出台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
《辦法》在全麵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基礎上,結合青海實際,明確了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