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保障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1月24日,西藏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四次會(hui) 議全票通過《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這是繼去年出台實施《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後,西藏自治區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li) 西藏”等重要指示的又一重要立法成果,是以法治保障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性立法,對建設美麗(li) 西藏、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西藏生態環境保護與(yu) 建設,從(cong)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到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從(cong) 自治區成立50周年親(qin) 筆題寫(xie) “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li) 西藏”賀匾到致信祝賀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為(wei) 守護好世界上最後一方淨土、建設美麗(li) 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貢獻”……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美麗(li) 西藏建設的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豐(feng) 富了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為(wei) 我們(men) 做好新時代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指引、根本遵循和實踐動力。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體(ti) ,是世界屋脊、亞(ya) 洲水塔、地球第三極的核心區,是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事關(guan) 中華民族生存和長遠發展,事關(guan)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事關(guan)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事關(guan) 全區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把西藏打造成為(wei) 國家生態文明高地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新時代西藏工作特別是“四件大事”之一的生態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法因時而立、因時而進。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千年大計的新高度,站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的新起點,西藏自治區全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立法,用法治力量引領和推動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用最嚴(yan) 格製度最嚴(yan) 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是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切實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整治責任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區黨(dang) 委決(jue) 策部署的具體(ti) 行動,充分體(ti) 現了西藏自治區發揮生態優(you) 勢、生態價(jia) 值、生態功能,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的政治擔當、曆史擔當和責任擔當。《條例》突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樹立了西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方向新目標,站位高、視野寬、布局大,充分體(ti) 現了在區黨(dang) 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區各族群眾(zhong) 堅決(jue) 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為(wei) 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作貢獻的堅定意誌和信心。
保護西藏生態環境、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是全社會(hui) 的共同責任和義(yi) 務。我們(men) 要以《條例》通過和實施為(wei) 新的起點,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戰略地、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示範地、綠色發展試驗地、自然保護樣板地、生態富民先行地,守護好青藏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麵建成美麗(li) www.easyfundingllc.com樣板。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係統觀念,堅持節約優(you) 先、保護優(you) 先、自然恢複為(wei) 主,以科學規劃為(wei) 統領,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為(wei) 載體(ti) ,以構建生態文明體(ti) 係為(wei) 支撐,不斷提高生態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要堅持黨(dang) 委統一領導、人大依法監督、政府統籌推進、部門協調聯動、社會(hui) 協同參與(yu) 的工作機製,形成建設美麗(li) 西藏、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強大合力。
法律的生命在於(yu) 實施。《條例》製定實施是西藏自治區法治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部落實中央精神、順應時代發展、體(ti) 現地方特色、回應各族群眾(zhong) 期盼的高質量地方性法規。讓我們(men) 共同努力,加強《條例》的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實施,以最嚴(yan) 格的製度最嚴(yan) 密的法治加強西藏生態環境保護,築牢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布達拉宮廣場管理處多舉措治理水域環境
此前,記者曾報道過宗角祿康公園因市民遊客過度投食候鳥造成水質汙染的新聞,日前,記者再次走訪該公園發現,經過布達拉宮廣場管理處多舉措整治,公園水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詳細] -
支撐!青藏科考88項專題助力西藏生態屏障建設
來自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的數據顯示,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正式啟動以來,88項專題科考活動在西藏深入推進,為保護好地球“第三極”提供了重要數據和科技支撐。[詳細] -
用法治保障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體,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地球第三極的核心區,是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詳細] -
《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全票通過
1月24日上午,西藏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全票通過《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該《條例》是首部關於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性法規,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施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