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分布有9種有蹄類動物

發布時間:2021-02-01 15:26: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祁連山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以來,青海片區組織開展了一係列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調查工作。初步了解到,青海片區分布有野犛牛、白唇鹿、西藏盤羊、馬鹿、岩羊、馬麝、麅、藏野驢、藏原羚等9種有蹄類動物。

  為(wei) 係統掌握園區內(nei) 有蹄類動物的數量、分布、棲息地質量及保護威脅等生物學現狀,2020年青海片區啟動了野犛牛等有蹄類動物專(zhuan) 項調查,調查分3個(ge) 階段進行。

  2020年12月初,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組織國內(nei) 青藏高原野生生物保護、聯合國環境署有蹄類物種專(zhuan) 家調查組赴青海片區祁連縣、門源回族自治縣、天峻縣、德令哈市區域開展了20多天的第一階段野外調查工作。調查主要以參與(yu) 式社會(hui) 訪談為(wei) 主,訪談對象以管護員和涉及國家公園內(nei) 外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為(wei) 主,同時抽樣選取當地森林公安、個(ge) 體(ti) 工商業(ye) 者、學生、科研工作者等。調查應用“基於(yu) 訪談的占域模型調查分析”方法,將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劃分為(wei) 141個(ge) 15公裏×15公裏及1269個(ge) 5公裏×5公裏網格,收集受訪者在各網格內(nei) 針對調查目標物種的目擊記錄。在所有141個(ge) 大網格中,92%網格均獲得有效的物種分布信息,其中,針對每一個(ge) 網格,有效調查信息大於(yu) 6條視為(wei) “充足”的占68%,1條至5條“較充足”的占24%,8%的網格未獲取有效信息。

  此次野外調查,涉及範圍廣、時間長,內(nei) 容豐(feng) 富全麵、對象代表性強,為(wei) 下一階段實地調查和分析建模提供了充足紮實的信息和數據基礎。調查組將基於(yu) 本次訪談數據的模型分析抽選重點網格,在下一階段開展基於(yu) 實地樣線觀測的野生動物生物學調查。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野生有蹄類物種專(zhuan) 項調查的啟動,標誌著祁連山國家公園重點野生動物調查基本實現係統化、專(zhuan) 業(ye) 化、全麵化,將為(wei) 祁連山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後的保護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實踐,提供科學的理論基礎。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