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水利部門兩年半投160億元做黃河守護人
圖為(wei) “引大濟湟”項目一景。 賈克文 攝
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黃河發源省份青海,如何扛起“源頭責任”,強化“幹流擔當”?
護黃河幹流安瀾
青海省水利廳最新消息指,目前,青海省黃河幹流防洪工程一期進入竣工驗收階段,二期正積極推進,屆時將重點對黃河幹流及支流進行全麵治理。
青海省黃河幹流防洪工程一期起點為(wei) 該省果洛州瑪多縣,終點至海東(dong) 市民和縣積石峽段,項目建設涉及15個(ge) 縣,治理黃河幹流及支溝溝口河(溝)道153公裏,布置73處防洪工程,總長180.9公裏。
而青海省黃河幹流防洪工程二期將在規劃範圍內(nei) 的黃河幹流沿黃4州(市)14縣36鄉(xiang) 鎮,布置155處防洪工程。按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yu) 高質量發展總體(ti) 部署和要求,對青海段黃河幹流及支流進行全麵有效治理,提高青海段黃河上遊局部地區水源涵養(yang) ,減少青海段黃河中遊地區水土流失,改善青海段黃河下遊水生態環境狀況,解決(jue) 好黃河流域防洪安全、生態安全等問題。
中新網記者從(cong) 青海省水利廳獲悉,目前,青海黃河流域共落實五級河長湖長5003名,落實河湖管護員13140名,讓河湖自然修複、休養(yang) 生息。目前,《青海省實施河長製湖長製條例》已提交省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
此外,《青海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規劃》《黃河青海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安全保障規劃》等重點規劃陸續上報待批,“引黃濟寧”工程可研報告已報水利部專(zhuan) 題會(hui) 和部務會(hui) 研究審議。
據青海省水利廳統計數據,2019年到2021年8月,青海水利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yu) 高質量發展累計投入了約160億(yi) 元真金白銀。
圖為(wei) “引大濟湟”倒虹吸管道。 賈克文 攝
黃河支流通水脈、重節約
湟水河是黃河上遊一級支流,湟水流域是青海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被譽為(wei) 是青海人的母親(qin) 河。
湟水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頗高,為(wei) 有效緩解湟水河生態壓力,改變山區百萬(wan) 農(nong) 民“望天收”的困境,兩(liang) 年來,青海全力推進“引大濟湟”一號工程,全麵加快西幹渠、北幹渠二期工程建設。
目前,“引大濟湟”最後兩(liang) 個(ge) 工程正攻堅克難,全力推進中。西幹渠共67座隧洞,已完成66座。剩餘(yu) 的32號洞,因地質條件複雜,湧水突泥嚴(yan) 重,正在艱難推進。而北幹渠二期正在進行7號洞襯砌,1號倒虹吸施工,各建築物進入連接施工階段。
此外,西幹渠、北幹渠二期工程田間配套正在推進,秋收後將全麵施工。
青海省水利廳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表示,結合“十四五”規劃和《關(guan) 於(yu) 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行動方案》,青海水利將全力打造生態安全屏障新高地,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為(wei) 2035年,全省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生態文明高地基本建成的目標做出新的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感受現代牧歌生活——青海長江源村見聞
“到格爾木那天是2004年11月25日,看到政府為我們每家每戶統一建好的新房子,大家都特別高興。”時隔多年,老支書更尕南傑仍然清晰地記得初到新村時的情形。 [詳細] -
青海高法出台《意見》 “兩個最”保護地球第三極生態
記者3日從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青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詳細] -
青海出台意見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
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青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省法院強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作了進一步規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