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省紅十字會“博愛家園”環保項目見實效

發布時間:2021-09-08 10: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省紅十字會(hui) “博愛家園”環保項目見實效
圖為(wei) 安裝人員對小型垃圾焚燒爐進行調試。 青海省紅十字會(hui) 供圖

  “小型垃圾焚燒爐的投放實施有力改善了當地人居環境,還改變了傳(chuan) 統垃圾填埋對自然資源的侵占與(yu) 地下水的汙染,解決(jue) 了傳(chuan) 統焚燒無法處理的煙、氣及二惡英等毒性物質的危害,化解了各類塑料垃圾無法降解的難題。”青海省紅十字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7日向中新網記者表示。

  青海省紅十字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青海省紅十字會(hui) 在全省各地規劃和實施了“博愛家園——紅會(hui) 助力生態”環保項目。該項目以紅十字博愛家園為(wei) 載體(ti) ,主要通過成立基層紅十字組織,開展紅十字誌願服務、應急救護培訓,支持發展當地產(chan) 業(ye) ,並配置小型垃圾焚燒爐對有機垃圾進行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實施電熱炕改造使當地群眾(zhong) 告別了傳(chuan) 統煨炕時代,改善了炕煙汙染問題;安裝無水免衝(chong) 環保智能馬桶方便群眾(zhong) 生活,有效改善人居生活環境,提升了人民生活品質,引領了農(nong) 村發展新時尚。

  2018年以來,青海省紅十字會(hui) 在博愛家園項目中積極推進“紅會(hui) 助力生態”環保項目,其中配置小型垃圾焚燒爐作為(wei) 主體(ti) 載體(ti) 之一,非常適合鄉(xiang) 、村、寺院垃圾處理。為(wei) 此,青海省紅十字會(hui) 先後籌措880萬(wan) 元設立了生態公益基金,並帶動和爭(zheng) 取玉樹民生資金、社會(hui) 捐贈、省級支農(nong) 和扶貧“百鄉(xiang) 千村”示範工程資金、地方配套資金以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hui) 資金等合計4472餘(yu) 萬(wan) 元,組織實施“博愛家園——紅會(hui) 助力生態”環保項目。截至目前,已在青海全省6個(ge) 市州21個(ge) 縣市104個(ge) 鄉(xiang) 鎮、村,12個(ge) 寺院,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不凍泉、五道梁共安裝118台小型垃圾焚燒爐。

  “今年,我們(men) 已投入282萬(wan) 元在平安桑昂村、可可西裏不凍泉、五道梁安裝第五代焚燒爐各1台,並投入使用,並計劃聯合玉樹州政府、黃南州政府、果洛州政府、海北州政府以及省發改委、省財政、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等單位繼續推進項目,進一步擴大項目覆蓋麵。”青海省紅十字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說,目前,第五代焚燒爐日處理量可達到10立方以上,每立方成本僅(jin) 5元左右,並可安裝太陽能供電係統,更加節約成本。項目的實施有力改善了當地人居環境,改變了傳(chuan) 統垃圾填埋對自然資源的侵占與(yu) 地下水的汙染,解決(jue) 了傳(chuan) 統焚燒無法處理的煙、氣及二惡英等毒性物質的危害,化解了各類塑料垃圾無法降解的難題,綜合減量達到125:1。

  與(yu) 此同時,青海省紅十字會(hui) 還協調省總工會(hui) 、團省委、省婦聯、省殘聯、省科協落實群團部門幫扶的貧困村實施安裝“暖心工程”電熱炕項目,不僅(jin) 調整優(you) 化了農(nong) 村炕暖供熱能源結構,減少農(nong) 戶生活成本及用燃煤、秸稈等煨炕汙染,其運行費用基本保持在每月20元左右,達到了節能減排、節約成本、改善人居環境的功效,更重要的是極大地解放了婦女繁重的家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hui) 效益,深受群眾(zhong) 歡迎。

  “我們(men) 安裝的電熱板最高溫度可以設置為(wei) 60攝氏度,村民們(men) 晚上臨(lin) 睡覺前15分鍾打開電源預熱,設定到15、16攝氏度即可滿足取暖需求。”青海省紅十字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