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AI、無人機…… 新技術賦能大熊貓等野生動物保護
人工智能、雲(yun) 、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技術和設備,已開始在大熊貓等野生動物保護方麵發揮作用,未來仍大有可為(wei) 。
本周在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舉(ju) 辦的以“科技守護大熊貓棲息地”為(wei) 主題的論壇上,大熊貓國家公園谘詢專(zhuan) 家、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冉江洪在論壇上介紹:“近期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1800多隻,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wei) 易危,包括通訊技術在內(nei) 的高科技技術促進了大熊貓的調查與(yu) 保護工作,使我們(men) 能更好地了解大熊貓的種群及變化情況。”
冉江洪從(cong) 事大熊貓保護已有20多年。談及科技帶來的變化,冉江洪表示,全國第二次大熊貓調查的時候,工作人員攜帶的工具還是羅盤、地形圖,山上發現熊貓糞便就畫一個(ge) 圈,“當時確實沒有什麽(me) 設備和技術”。
“到1999年開始的第三次調查的時候,已經有全球衛星定位係統、地理信息係統和遙感技術,以及紅外相機技術等,工作人員手拿ipads,記錄表格可以電子化,這些都推動了整個(ge) 研究的深入。”冉江洪說。
在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上,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始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今年,四川林草局聯合華為(wei) 以及多家合作夥(huo) 伴,依托華為(wei) 雲(yun) 平台,創新研發了一套可實時監測、匯總、核查森林草原火情的監測即報係統,覆蓋四川全省,包括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在內(nei) 的森林生態係統。
這套森林草原火情監測即報係統使用了衛星遙感、視頻監控等數據,無人機也成為(wei) 獲取數據的方式。
華為(wei) 全球政府業(ye) 務部總裁嶽坤介紹,係統上線5個(ge) 月以來,一方麵通過科技手段助力一線護林人員、科研人員具備‘千裏眼、順風耳’,減少其在惡劣環境下的作業(ye) 次數;另一方麵優(you) 化森林火情上報機製,由原來的發現異常逐級上報變為(wei) 發現異常自動跨層級一次性上報,節約大量處置時間。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護總站二郎廟保護站站長勾安然向記者介紹,護林員每天巡護單程有四五公裏,現在都是拿著具有定位功能的巡護終端工作,發現情況後拍照,到有信號的地方進行上傳(chuan) 。
保護大熊貓,人工智能也發揮了作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介紹,正在探索采用的“貓臉識別”,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準確率可以達到90%以上。
侯蓉說,過去21年,大熊貓圈養(yang) 種群數量從(cong) 135隻增長到了現在的673隻,這歸功於(yu) 包括營養(yang) 、飼養(yang) 、繁殖、種群遺傳(chuan) 管理等領域綜合技術的助力。AI、雲(yun) 技術等新的技術發展為(wei) 包括大熊貓在內(nei) 的野生動物保護提供了新的契機。
中國科學院東(dong) 南亞(ya)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Ahimsa Campos-Arceiz介紹,最近雲(yun) 南野象從(cong) 西雙版納到昆明遷徙的例子讓公眾(zhong) 看到了野生動物的行為(wei) 正在發生改變。數字監測技術是用以賦能未來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規劃和保護的重要手段。
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日前作為(wei) 科學家代表在雲(yun) 南昆明參與(yu)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hui) 第十五次會(hui) 議。他分享說,中國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與(yu) 國際並駕齊驅,某些領域呈現引領態勢。基於(yu) 生態文明體(ti) 製,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恢複和研究等方麵取得了讓世界矚目的成績。中國在基因組轉錄組、蛋白組等組學技術,以及利用天地一體(ti) 化建設技術等方麵,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數字技術助力野生動物保護還有巨大的發揮空間。魏輔文表示,中國在生物多樣性研究方麵的快速發展和大規模投入,華為(wei) 等中國高科技企業(ye) 以及非政府組織、公眾(zhong) 在監測、管理等多個(ge) 環節的積極參與(yu) ,將對生物多樣性保護與(yu) 管理起到推動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大熊貓國家公園內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12日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傳來消息,我國正式設立首批五個國家公園,其中包括大熊貓國家公園。近幾年,通過保護旗艦物種大熊貓,國家公園內的生物多樣性得到充分體現。 [詳細] -
中國多種瀕危野生動物持續下降態勢基本扭轉並實現恢複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通過實施極度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嚴厲打擊非法貿易等措施。[詳細] -
綜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中國案例”獲多國生態專家點讚
從極度瀕危物種海南長臂猿喜添“新丁”,到雲南野生亞洲象群的北移經曆……近年來,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暖心故事不斷湧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