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西新修《自治條例》積極打造“開放柴達木”
圖為(wei) 柴達木盆地“遊蛇”地貌 烏(wu) 席勒 攝
記者2日從(cong) 青海省海西州委宣傳(chuan) 部獲悉,該州新修《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簡稱《自治條例》),將積極打造“開放柴達木”。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經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簡稱“海西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七次會(hui) 議通過,後經青海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第二十七次會(hui) 議審查批準,於(yu) 12月1號起正式實施。
圖為(wei) 柴達木盆地境內(nei) 的艾肯泉。莫啟明 攝
青海省海西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體(ti) 是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麵積約26.5萬(wan) 平方公裏,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和礦產(chan) 資源富集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無公害超淨區的核心區,孕育了枸杞、牛羊肉、藜麥等豐(feng) 富的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資源。同時,該州可開發太陽能、風力發電的未利用土地麵積超過10萬(wan) 平方公裏,年平均日照時數在3500小時以上,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達7000兆焦/平方米,是全國第二高值區;年均風速3米/秒以上,年風能可用時間3500—5000小時,也是中國發展風電產(chan) 業(ye) 最理想的區域之一。
圖為(wei) 柴達木盆地境內(nei) 的光伏產(chan) 業(ye) 。孫睿 攝
海西州副州長董晉林介紹,《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頒布實施35年來,為(wei) 促進我州民族地區的改革、發展、穩定,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族關(guan) 係,維護國家統一,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進步做出了重大而積極的貢獻。
圖為(wei) 無人機航拍柴達木盆地都蘭(lan) 縣。柳軍(jun) 攝
新修訂的《自治條例》經濟建設方麵立足國際視野,發揮區域交通樞紐作用,力爭(zheng) 在清潔能源、鹽湖化工等方麵成為(wei) 世界級領跑者,推動地方戰略融入國家戰略,更好地服務邊疆、服務“一帶一路”、服務全球化,積極打造“開放柴達木”;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麵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ge) 生命共同體(ti) ”意識,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綠色低碳循環理念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全方位打造高原生態文明高地;在城鄉(xiang) 建設方麵圍繞讓城鎮生活更美好、鄉(xiang) 村生活更富足的發展目標,積極融入高原美麗(li) 城鎮示範省建設,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以城市為(wei) 基礎,以產(chan) 業(ye) 為(wei) 保障,夯實城鎮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本底,建設中國西部重要的新型城鎮帶;在社會(hui) 民生事業(ye) 方麵建全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模式。加大社會(hui) 事業(ye) 改革創新力度,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實現高品質生活與(yu) 高質量發展互促共進,創建“西北地區民生典範”;在民族工作和宗教事務方麵著眼於(yu) 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堅持係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方針,切實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提升社會(hui) 治理、依法行政、製度創新能力,堅持法治體(ti) 係、法治能力、法治文化一體(ti) 建設,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保障人民安居樂(le) 業(ye) ,實現高水平治理,力爭(zheng) 成為(wei) 青海省社會(hui) 治理典範。
圖為(wei) 海西州茶卡鹽湖景區。袁鳳芳 攝
《自治條例》指出,“十四五”期間,海西州將統籌勘探開發、產(chan) 業(ye) 布局、資源保障、循環利用以及配套措施,加強與(yu) 國土空間、資源利用、科技創新等專(zhuan) 項規劃對接,突破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推動鹽湖資源綜合利用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構建形成以鉀資源開發為(wei) 龍頭,鎂、鋰、鈉、硼等資源梯級開發和綜合利用的循環型鹽湖化工產(chan) 業(ye) 體(ti) 係。同時圍繞全國重要的太陽能風能基地建設,推進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規模化開發利用,力爭(zheng) 清潔能源裝機規模達到3000萬(wan) 千瓦以上,積極推進電網側(ce) 共享儲(chu) 能和電源側(ce) 儲(chu) 能,加快規模化儲(chu) 能技術研究和商業(ye) 化轉化。啟動編製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加強新能源製氫+儲(chu) 能技術研發,著力培育氫能產(chan) 業(ye) 集群,逐步完善氫能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
圖為(wei) 海西州茶卡鹽湖鹽雕。王俊峰 攝
海西州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趙永壽表示,新修訂的《自治條例》頒布實施後,將在進一步促進海西州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hui) 事業(ye) 的改革發展、持續開展全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全麵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民族自治地方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海西等方麵發揮應有的法製保障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國有自然資源資產首次亮出“家底”
青海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了2020年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專項報告。專項報告全麵介紹了青海省國有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濕地、水、野生動植物等,第一次亮出了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明白賬。[詳細] -
青海茫崖森警大隊救助瀕危野生動物黑鳶
茫崖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介紹,該隊11月30日開展轄區日常檢查工作時在廢棄的房屋內發現一隻受傷的野生鳥類,民警初步檢查發現翅膀受傷,不能正常飛翔,便帶回大隊喂養並救治。 [詳細] -
“中華水塔”青海:2035年基本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北部橫亙青、甘兩省“生命之源”祁連山,東北部是中國內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