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農業綜合執法體係初具雛形
22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青海省自2020年啟動農(nong) 業(ye) 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工作以來,改革工作蹄疾步穩,成效顯著,該省農(nong) 業(ye) 綜合執法體(ti) 係初具雛形,農(nong) 業(ye) 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呈現新局麵。
據了解,兩(liang) 年來,該省投資1000萬(wan) 元,統一為(wei) 省、市(州)、縣(市區)50個(ge) 農(nong) 業(ye) 綜合執法機構配套執法記錄儀(yi) 等執法裝備4820台套,實現裝備統一標準、統一配套、統一管理,硬件條件明顯改善。同時,加強與(yu) 司法部門配合,成為(wei) 該省第一個(ge) 頒發並執有《行政執法證》的綜合執法機構。迅速組織開展多形式多層次法律法規培訓和執法大練兵大比武活動,創建4個(ge) “全國農(nong) 業(ye) 綜合行政執法示範窗口”。
在執法工作實踐中,結合省情實際,緊盯種業(ye) 耕地、動物衛生、農(nong) 資打假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重點環節,兩(liang) 年共辦理各類相關(guan) 案件133件,其中,9個(ge) 縣實現了農(nong) 業(ye) 執法案件零突破。
截至目前,該省已組建1個(ge) 省級、8個(ge) 市級農(nong) 業(ye) 綜合行政執法監督機構,41個(ge) 縣(市、區)設立農(nong) 業(ye) 綜合執法機構,核定農(nong) 業(ye) 綜合行政執法人員編製603名,562名執法人員在職履責,為(wei) 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充分發揮保駕護航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氯化鈣型鹵水成因研究方麵取得進展
記者從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獲悉,基於分析和總結發現,地表氯化鈣型鹵水既可以形成於熱帶氣候或溫帶氣候,也可形成於極地寒冷氣候,顯示強烈的蒸發作用和豐富的鈣源可能是氯化鈣型鹵水形成的主控因素。[詳細] -
青海“東大門”多措確保黃河上遊最大支流水質持續向好
“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淨土保衛戰”……近年來,青海“東大門”海東市通過多個主題措施,確保黃河上遊最大支流湟水河水質持續向好。 [詳細] -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專家:海拔不是影響高原缺氧的唯一因素
“西藏拉薩平均海拔3650米,春夏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青海省茫崖市平均海拔3000米,常年植被稀疏,含氧量更低。”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成員、青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馬永貴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