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黃南水資源保護啟示

發布時間:2022-02-28 15:36:00來源: 青海日報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chan) 之要、生態之基,對人類的生存與(yu) 發展、社會(hui) 的和諧與(yu) 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yi) 。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使得原本就短缺的淡水資源日趨緊張。雪山、冰川、河流、湖泊、森林、濕地是天然水庫,具有涵養(yang) 水量、蓄洪防澇、淨化水質和空氣的功能,需要我們(men) 感恩,更需要我們(men) 保護。

  黃河流經黃南藏族自治州境內(nei) 257公裏,已探明的冰川活水源頭就有27處,然而該州的尖紮縣部分地區山大溝深、地形複雜,水源地帶是黑土土質,以前雨水雪水攪渾了水源,一些群眾(zhong) 常年守著黃河卻吃不到淨水。

  為(wei) 此,黃南州圍繞打造山水黃南、高質量推進“三區建設”既定思路,明確不同區域功能定位,發揮各地比較優(you) 勢,探索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多種模式。堅持“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新時代治水方略,開源與(yu) 節流並舉(ju) ,以節流為(wei) 重,做好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文章。

  與(yu) 此同時,全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快三江源生態保護修複工程,全力做好防洪、水汙染防治、水土保持等工作。紮實開展城鄉(xiang) 環境衛生整治“潔淨美”專(zhuan) 項行動,不斷探索完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新路子,推動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科學劃定並嚴(yan) 守林地、濕地、草地保護紅線,堅決(jue) 守住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底線。

  澤曲草原上67歲的藏族環保誌願者多傑,自1999年就把家搬到濕地旁邊的小村子,投入到草原濕地環境保護的行列。濕地周邊5公裏的區域,他22年如一日,每天都要巡視三圈。“水是我們(men) 的生命,水源不斷,人畜才能融為(wei) 一體(ti) 、一起生活,我有責任守護好自己的家園。”

  為(wei) 了適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水資源形勢的變化,改善源區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現狀,必須加強源區水資源保護,這不僅(jin) 對青海省經濟社會(hui) 的可持續發展至關(guan) 重要,而且對維係三江源的水生態平衡,促進中下遊地區水資源的改善和經濟、社會(hui) 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yi) 。

  隨著黃河流域黃南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隨著推進流域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隨著淨化水廠的先後建成,隨著水源涵養(yang) 能力不斷提升,黃南州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日常飲用水的水質越來越好,城鎮居民飲用水的水質達標率已上升為(wei) 100%。

  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黃南州厘清在黃河流域的地位和作用,持續探索具有黃南特色的綠色高質量發展路徑,積極融入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用更幹淨澄澈的水,確保“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