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生態旅遊“活血通絡”
近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隨著一條條景觀優(you) 美、特色鮮明、體(ti) 驗性強、帶動性大、距離適度的生態旅遊風景道路相繼建成,“快進慢遊”“內(nei) 暢外聯”的旅遊交通網循環愈加暢通高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支撐和服務全省旅遊業(ye) 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凸顯。
省交通運輸廳積極發揮交通先導性作用,以國省幹線為(wei) 主導,著力打通全域旅遊“大動脈”,先後建成S302峨堡至祁連、S204紮隆溝至碾伯鎮等一批“最美生態公路”“網紅路”,為(wei) 提升青海旅遊品牌形象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到目前,全省實現了所有4A級及以上景區國省幹線公路全通達。
持續強化鄉(xiang) 村旅遊建設,全力織密鄉(xiang) 村旅遊“毛細血管”,打通了景區“最後一公裏”。截至目前,全省農(nong) 村公路裏程達6.33萬(wan) 公裏,有力支撐了一批重點景區景點的開發和打造,在服務鄉(xiang) 村旅遊建設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結合城市功能分區、用地布局、交通組織、園林綠化等,積極推進符合客流特征的旅客集散中心和客貨樞紐場站建設,實現旅客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對接。目前,全省所有縣城均建立二級及以上或與(yu) 需求相適應的三級客運站,遊客出行體(ti) 驗得到提升。
下一步,省交通運輸廳將充分把握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建設機遇,以國省道沿線為(wei) 基礎,加快推進自然人文為(wei) 主的生態旅遊風景道建設,全麵夯實生態旅遊發展基礎,推進“交通+旅遊”向高質量、高效益、高層次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貓中特種兵”首次現身青海祁連
17日,記者從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協會獲悉,近日,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協會簽約攝影師周元峰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峨堡地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荒漠貓。 [詳細] -
野生動物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覓食嬉戲
3月16日,成群的矮鹿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草場上嬉戲。祁連山國家公園地處中國青海、甘肅兩省交界,總麵積5.02萬平方千米,其中青海片區1.58萬平方千米。[詳細] -
航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雪後美景如畫
一場春雪過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群山被白雪覆蓋,雲霧繚繞,金色的草場、潔白的羊群和蔚藍的天空相映成趣,美不勝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