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圖說故事 繪就長江母親河的生命藍圖

發布時間:2022-03-23 14:44:00來源: 青海日報

  在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會(hui) 議室的牆麵上,一幅寫(xie) 有“保護高原魚類 共築生態文明”的錦旗十分顯眼。

  “這是玉樹藏族自治州紮多縣農(nong) 牧綜合執法大隊給我們(men) 研究所的珍貴禮物。我們(men) 在開展水生生物資源本底調查的工作中,得到了當地各族群眾(zhong) ,尤其是藏族群眾(zhong) 的大力支持,我們(men) 的工作才開展得如此順利有效。”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長江青海段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生生物資源本底調查組”負責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凱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

  在長江源頭的沱沱河、楚瑪爾河、通天河等水域,調查組的成員們(men) 不畏艱險,走進山川草甸、激流險灘,把一份份飽含調查研究者心血的珍貴野生魚類實物、長江青海段底泥樣本、水質樣本、調查圖片等珍貴資料采集到實驗室、水族館、電腦中……

  多少個(ge) 日日夜夜,探索者在平凡、瑣碎和重複的工作中傾(qing) 注心血。他們(men) 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難,開展調查的身影在高原大地留下了一幅幅無怨無悔、守護母親(qin) 河的感人畫麵。

  1月13日,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由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牽頭,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主持,青海省漁業(ye) 技術推廣中心和長江青海段各級漁業(ye) 漁政管理部門共同參與(yu) 的《長江青海段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生生物資源本底調查》取得階段性成果,並通過了由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組織的專(zhuan) 家組驗收。

  趙凱告訴記者,首次開展的長江青海段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魚類多樣性、遺傳(chuan) 多樣性、完整性指數等分析,以及楚瑪爾河和杜柯河魚類調查,填補了青海省高原魚類資源調查的曆史空白,首次結合現代保護生物學技術劃分了長江青海段魚類多樣性保護顯著單元,並初步形成了《長江青海段水生生物本底調查報告》《長江青海段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生生物名錄》等重要成果。

  在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新建成的《高原魚類新視角——水族館中的三江源魅力》科普基地,可以看到——青藏高原魚類難得一見的長江水係“長絲(si) 裂腹魚、齊口裂腹魚”和黃河水係“斜口裸鯉”“極邊扁咽齒魚”等珍稀魚類,以嶄新的視角向全社會(hui) 展示了青藏高原魚類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絢麗(li) 多彩的物種多樣性。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祁連縣啟動生態保護百日攻堅行動

    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始終把保護生態作為“首要任務”,緊盯問題短板,創新工作方法,狠抓實幹,全麵完成123處圖斑和134處礦山成整治任務,並順利通過州級,省級交叉驗收。 [詳細]
  • 讓國家公園成為更多生物的家園

    壯碩的體魄、斑斕的皮毛,一隻體形碩大的東北虎正在漫步。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通過切實加強嚴格保護,野生東北虎數量已由2017年的27隻增至50隻,並呈現種群擴散趨勢,重現“虎嘯山林”的景象。 [詳細]
  • 四川寶興:野生大熊貓雪地中喝水

    3月22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雅安市寶興縣蜂桶寨片區通報稱,近日,工作人員在收集野外紅外線相機時,發現拍攝到了野生大熊貓在雪地中喝水的珍貴影像。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