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加大“三農”領域公益司法保護 服務鄉村振興
記者23日從(cong) 青海省人民檢察院獲悉,日前,為(wei) 進一步加大“三農(nong) ”領域公益司法保護力度,青海省檢察院會(hui) 同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會(hui) 簽《關(guan) 於(yu) 加強行政執法與(yu) 公益訴訟檢察協作配合共同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通過深化行政執法與(yu) 公益司法的協同配合、協作溝通,充分發揮檢察機關(guan) 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主管部門職能作用,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提供公益司法保障,
《意見》指出,要準確把握“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總要求,通過不斷凝聚檢察機關(guan)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主管部門工作合力,紮實做好服務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重點工作,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青海省農(nong) 牧業(ye) 高質高效、鄉(xiang) 村牧區宜居宜業(ye) 、農(nong) 牧民富裕富足。
《意見》要求,青海省各級檢察機關(guan) 要準確把握涉農(nong) 涉牧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重點,切實加大對農(nong) 牧業(ye) 麵源汙染治理、農(nong) 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傳(chuan) 統村落和鄉(xiang) 村特色風貌保護等領域公益損害問題的辦案力度,著力解決(jue) 耕地資源保護、農(nong) 牧業(ye) 項目建設、農(nong) 牧業(ye) 扶持資源等領域的公益損害問題。
在食品、醫療方麵,《意見》指出要加大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領域公益訴訟力度,保障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守護民眾(zhong) 舌尖上的安全;關(guan) 注農(nong) 牧民醫療保險,緊盯新型農(nong) 村牧區合作醫療、社會(hui) 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國家醫療及養(yang) 老製度的實施,精準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此外,青海檢察機關(guan) 將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管部門建立線索雙向移送、證據收集及日常溝通聯係協作配合機製,推動涉農(nong) 涉牧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領域行政執法信息及檢察監督信息資源共享;協同開展農(nong) 村牧區亂(luan) 占耕地建房等專(zhuan) 項監督檢查工作,助推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各部門根據各自業(ye) 務特點,相互提供專(zhuan) 業(ye) 谘詢和技術支持,建立聯席會(hui) 議和重大情況通報製度,完善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長效機製,協同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首次影像記錄到中華秋沙鴨
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了解到,青海首次影像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秋沙鴨,這是自《青海經濟動物誌》有記錄以來,時隔30多年後再次記錄到該鳥種。[詳細] -
時隔30餘年中華秋沙鴨再現青海
記者從青海省林草局獲悉,日前,“消失”三十多年的中華秋沙鴨再次現身青海,這是自《青海動物經濟誌》有記錄以來,時隔三十多年後再次記錄到該鳥種,填補了該鳥種在青海影像記錄的空白。 [詳細] -
黃河源頭青海瑪多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漲
22日,青海省瑪多縣縣長索南卻旦在該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對外表示,2021年,瑪多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21.7元,同比增長6.8%。[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