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門戶”海東市出境斷麵水質“雙100%”
圖為(wei) 黃河在海東(dong) 市循化縣穿境而過。(資料圖) 趙紅瑩 攝
“我們(men) 紮實推進‘碧水保衛戰’,全市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率為(wei) 100%。黃河、大通河出境斷麵Ⅱ類水質達標率為(wei) 100%;湟水河出境斷麵Ⅲ類水質達標率100%;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以上水質比例為(wei) 100%。全市城鎮無黑臭水體(ti) 。”8日,青海省海東(dong) 市生態環境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祝鳳甲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素有“青藏門戶”之稱的青海省海東(dong) 市位於(yu) 青藏高原與(yu) 黃土高原交界地帶,地處黃河上遊及其重要支流湟水河、大通河之間,史稱“河湟間”“三河間”。
海東(dong) 市人民政府市長王華傑此前表示,該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嚴(yan) 格執行環境汙染責任製和領導幹部任期生態責任追究製,與(yu) 蘭(lan) 州市、西寧市建立跨界突發環境事件及汙染糾紛應對處置機製,搭建科學有效的協作運行平台,增強生態保護機製整體(ti) 合力。建立健全“河湖長製”“林草長製”,全麵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據悉,海東(dong) 市有序開展湟水河入河排汙口整治,全麵完成524個(ge) 點位複核、采樣監測和調查溯源,已完成430個(ge) 排汙口的規範立牌。完成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初步排查。29個(ge) 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完成工程的80%;深入持續開展黃河、湟水河環境綜合治理,互助塘川河等水生態修複項目完工並發揮生態效益。
“我們(men) 紮實開展黃河流域固體(ti) 廢物排查整治三年行動,全麵落實清潔生產(chan) ,源頭管控工業(ye) 固體(ti) 廢物和生活垃圾產(chan) 生。一般工業(ye) 固體(ti) 廢物綜合利用率達60%,危險廢物及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達100%。”祝鳳甲介紹,該市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為(wei) 91.3%,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wei) 4.02,同比改善5.2%。該市受汙染耕地麵積為(wei) 3707.17畝(mu) ,通過水肥調控、土壤調理等方式已安全利用。
海東(dong) 市深入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市、縣聯動共同推動祁連山南麓海東(dong) 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全市38家礦石企業(ye) 、262個(ge) 問題圖斑全部完成整改並通過省、市、縣三級驗收。製定《市級國家機關(guan) 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製度實施方案》《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汙染防治辦法》,健全完善統籌協調機製,揚塵監管及智慧環保監控係統投入運行,全市持證的246家排汙單位均和國家平台聯網,聯網率達到100%。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正式創建國家公園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副局長高靜宇在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新聞媒體座談會上向外發布,青海湖國家公園正式進入創建階段,並力爭早日完成青海湖國家公園設立工作。[詳細] -
青海建立健全長江禁捕聯合執法工作機製
近日,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與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及下屬各縣簽署《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聯合執法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