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警方成功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
圖為(wei) 民警與(yu) 拉日寺院僧侶(lv) 共同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 尖紮縣公安局供圖
記者17日從(cong) 青海省黃南州尖紮縣公安局獲悉,該局森林警察大隊在工作中發現轄區一寺院內(nei) 有一隻白唇鹿,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wei) 使其得到更專(zhuan) 業(ye) 的養(yang) 護,避免被野獸(shou) 襲擊受傷(shang) ,已將白唇鹿送往青海省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飼養(yang) 。
據介紹,今年5月初尖紮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在工作巡邏中發現,尖紮縣拉日寺院內(nei) 有一隻野生動物。經過詢問得知,該白唇鹿經常在附近逗留,有時會(hui) 跑到寺院內(nei) 尋找食物。
“寺院內(nei) 的僧侶(lv) 經常給白唇鹿投食,時間長了後,白唇鹿就不願意走了。”尖紮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隊長卓瑪加介紹,民警與(yu) 僧侶(lv) 曾多次對其放生觀察,發現該白唇鹿已習(xi) 慣人工喂養(yang) ,喪(sang) 失了野外生存能力。
圖為(wei) 青海省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工作人員對白唇鹿進行檢查。 尖紮縣公安局供圖
為(wei) 使白唇鹿得到更專(zhuan) 業(ye) 的養(yang) 護,避免被野獸(shou) 襲擊受傷(shang) ,森警大隊積極聯係青海省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於(yu) 日前將白唇鹿送往青海省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飼養(yang) 。“放在寺院裏養(yang) 總歸是不安全的,必須要讓白唇鹿盡快回到大自然。”卓瑪加說。
白唇鹿是中國特有鹿種,棲息地海拔在3000至5000米,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邊緣地帶的高山草原地區,為(wei) 典型高寒物種,該物種於(yu) 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
近年來,隨著生態係統保護力度的加大,尖紮縣植被覆蓋度、森林覆蓋率明顯增加,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提升,野生動物的種群和數量也明顯增加。
青海警方呼籲廣大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到關(guan) 愛、保護、救助野生動物的行動中,發現野生動物被困、受傷(shang) 或非法獵捕、販賣、收購、運輸、經營、食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時,主動向轄區公安機關(guan) 舉(ju) 報,用實際行動共同維護生態安全,共建人與(yu) 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家園,為(wei) 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華水塔”青海為應對氣候變化開展氣象先行先試
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日前印發《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氣象先行先試行動方案(2022—2025年)》(簡稱《方案》),共同推進青海省應對氣候變化氣象先行先試工作,為全國提供應對氣候變化“青海經驗”。 [詳細] -
瀕危物種青海湖裸鯉恢複到10.85萬噸 是保護初期42倍
“我們全力推動漁業資源恢複和保護工作,青海湖裸鯉資源量恢複到10.85萬噸,是保護初期的42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性循環生態係統正在形成。”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青川18日在致辭中說。 [詳細] -
“中華水塔”連續19年增殖放流珍稀魚類維係高原水體生態
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該省連續19年開展青海湖裸鯉等珍稀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放流規模從最初的300萬尾增長到2021年的2000萬尾以上,累計放流各類魚類1.9億尾,有效促進了魚類資源的恢複。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