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風雲”墨脫

發布時間:2022-06-30 10:18:00來源: 西藏商報

  2016年7月,墨脫縣氣象局開工建設;2017年12月3日,墨脫縣氣象局正式掛牌成立。自此,墨脫縣結束了沒有氣象局、沒有氣象預報的曆史。墨脫縣氣象局成立後,主要承擔氣象監測和預測預報,社會(hui) 突發事件中的氣象保障服務,多樣化的氣象公共服務和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以及防雷安全管理等業(ye) 務。

  “不知道你們(men) 注意到了嗎?在剛進入墨脫縣城的地方,有一個(ge) 自動氣象觀測站,那就是墨脫縣氣象工作‘開始’的地方。”墨脫縣氣象局副局長索朗回憶說,墨脫本站是墨脫縣首個(ge) 自動氣象觀測站,初建於(yu) 2009年11月。在墨脫縣氣象局成立以前,站號“56319”的觀測資料成為(wei) 全縣天氣預報服務的重要數據之一。

  墨脫縣氣象工作經曆了從(cong) 無到有、由簡到豐(feng) 的過程。自2017年至今,墨脫縣先後建立自動氣象觀測站11個(ge) ,它們(men) 分別是墨脫國家氣候觀象台(墨脫本站)、輔助站、52K、西讓、得爾貢、背崩、達木、格當、德興(xing) 、幫辛、貢日等,站點均為(wei) 六要素以上自動氣象觀測站,可觀測包括氣溫、濕度、氣壓、風向、風速、雨量、地溫、草溫、能見度、日照、天氣現象等在內(nei) 的數據,是製作天氣預報的基礎。

  索朗說,墨脫縣氣象局沒成立前,當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根本沒有“氣象”這個(ge) 概念,完全憑借先輩們(men) 流傳(chuan) 有序的生活經驗來判斷晴雨耕種。自從(cong) 墨脫縣氣象局成立,有了氣象預報後,老百姓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你們(men) 報得準嗎?”直到今天,墨脫縣氣象局天氣預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走在墨脫縣城街道上,索朗偶爾還會(hui) 被熟人問一句:“明天天氣怎麽(me) 樣啊?”每逢此時,索朗的內(nei) 心總能感到一絲(si) 欣慰,“氣象”終於(yu) 在墨脫縣老百姓的心底生了根。

  未來,墨脫縣氣象局將繼續做好氣象災害科普工作,為(wei) 西藏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先行示範縣創建奠定基礎;依托自治區、林芝市氣象局做好墨脫國家氣候觀象台建設工作,全力做好觀象台基礎設施及場地固化建設工作;做好“天然氧吧城市”“森林城市”創建工作,與(yu) 墨脫縣生態環境局協作推進環境監測站建設工作;加大氣象監測體(ti) 係,增加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頻發區氣象監測站網,依托《西藏區域人影能力建設科研》項目,做好各縣級作業(ye) 智慧中心平台建設工作,加大研究型人才隊伍培養(yang) 。

  從(cong) 成立氣象局到加大氣象監測體(ti) 係,從(cong) 普通的自動氣象觀測站“升級”為(wei) 國家氣候觀象台,從(cong) 老百姓靠天吃飯到主動要求提供農(nong) 業(ye) 氣象專(zhuan) 報服務……這背後,有一支堅守在蓮花秘境的氣象工作者隊伍,是他們(men) 用腳步丈量每一個(ge) 氣象站點之間的距離,是他們(men) 用手中紛繁複雜的數據為(wei) 地方政府、老百姓提供準確的天氣預報。本期《“風雲(yun) ”墨脫:氣象事業(ye) 高質量發展背後的故事》特刊,講述墨脫縣的“風霜雨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林芝再次發現棕頸犀鳥活動蹤跡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獲悉,該院工作人員在林芝市墨脫縣背崩鄉開展野生動物調查過程中,監測記錄到一種嘴巴巨大、外形奇特的鳥類。[詳細]
  • 探尋林芝墨脫的生態密碼

    5月8日,科研人員在西藏林芝市墨脫縣背崩鄉格林村記錄到了一棵高達76.8米的不丹鬆,刷新了此前位於雲南高黎貢山的72米禿杉樹王的紀錄,成為目前我國大陸鮮有的“巨樹”之一。[詳細]
  • 76.8米!西藏墨脫發現中國大陸已知最高的樹

    微信圖片_20220508161646.jpg?x-oss-process=style/w10
    近日,記者從墨脫縣林業和草原局獲悉:通過和北京大學牽頭的科研團隊合作,墨脫縣境內的背崩鄉格林村記錄到了一棵高達76.8米的不丹鬆,刷新了此前位於雲南高黎貢山的72米禿杉樹王的紀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