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聚力打造百裏生態走廊,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
近年來,山南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大力弘揚“雅江造林”傳(chuan) 統,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和荒漠化治理行動,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chan) 業(ye) ,全力推動“美麗(li) 山南”建設。
山南市認真踐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的殷切囑托,作出了建設“美麗(li) 山南”的重要部署,以築牢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為(wei) 目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係統治理,積極弘揚新時代“雅江造林”傳(chuan) 統,大力實施植樹造林、防沙治沙工程,持續實施國土綠化行動,做到認識統一、行動堅決(jue) 、推進有力。
自“美麗(li) 山南”建設工作啟動以來,山南市規劃建設索朗嘎咕水利樞紐工程,加快推進雅魯藏布江中遊綜合整治,在雅江中遊地區開展山體(ti) 綠化、營造林“先造後補”試點工程,試種的矮化蘋果、葡萄、沙棘、側(ce) 柏等取得成功,積累了可複製的成功經驗,為(wei) 大麵積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山南市持續強化綠色發展,全力推進森布日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安置項目建設,積極規劃建設吉納產(chan) 業(ye) 園區;大力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休閑農(nong) 業(ye) 等,引進億(yi) 利、藏草、西普等企業(ye) ,實施了一大批生態產(chan) 業(ye) 項目,形成了銜接拉薩、日喀則和林芝的雅江中遊經濟帶;結合林業(ye) 項目後續管理和林地經營管理,每年吸納2萬(wan) 餘(yu) 名勞動力助力雅江防護林建設,實現人均增收450元至500元。
通過實施大規模防沙治沙工程,雅江中遊糧食產(chan) 量增加近一倍,綠水青山成為(wei) 老百姓的“金山銀山”。
同時,山南市持續深入開展國土綠化宣傳(chuan) 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廣泛參與(yu) 。多年來,山南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在雅江中遊建起了一條長160多公裏、平均寬1.8公裏、麵積達45萬(wan) 餘(yu) 畝(mu) 的“綠色長廊”,成功打造了西藏唯一的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
如今,植綠、愛綠、護綠的思想深深紮根在山南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心中,植綠就是“植福”已成為(wei) 雅礱兒(er) 女的共同價(jia) 值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祁連山南麓:世界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打卡”央隆濕地
8月9日,祁連山南麓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央隆鄉,三隻黑頸鶴正在央隆濕地悠閑踱步,不時發出鳴叫聲。黑頸鶴是大型飛行涉禽,頸的上部為黑色,故稱黑頸鶴。[詳細] -
他們,在雪域邊陲守護祖國的青山綠水
“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在巍巍的喜馬拉雅山南麓,駐守著西藏森林消防總隊山南駐防分隊的守邊小分隊,他們身著橙色“滅火服”守衛在祖國的邊境線上。[詳細] -
青海首個地方水利PPP項目預計明年6月投入使用
記者8日從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水電四局”)獲悉,目前,由該局承建的浩門水庫大壩防滲麵板混凝土完成澆築,完成水庫總體建設進度的80%,按照目前的建設速度,預計明年6月浩門水庫投入使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