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清潔能源賦能 創新引領示範
6月26日,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發電園區與(yu) 龍羊峽水光互補發電站正式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成為(wei) 全球最大裝機容量的光伏發電園區和最大裝機容量的水光互補發電站。
7月10日,國務院批複同意海南藏族自治州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作為(wei) 青海省以科技創新主動融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裏程碑,意義(yi) 重大而深遠。
聚區位優(you) 勢、生態地位、資源優(you) 勢、創新潛力,兩(liang) 項紀錄“落戶”海南州,不僅(jin) 與(yu) 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息息相關(guan) ,而且與(yu) “三大生態圈”的泛共和盆地背景緊密契合,發展愈加可期。
居於(yu) “三江源生態保護區”和“青海湖自然保護區”腹心區域的海南州,以“江河源區生態保護與(yu) 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重點圍繞“生態本底脆弱與(yu) 生態保護戰略需求矛盾突出、產(chan) 業(ye) 基礎薄弱與(yu) 民生持續改善需求矛盾突出”兩(liang) 個(ge) 瓶頸問題,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布局14項重大工程,實施37個(ge) 重點項目,重點實施推進生態保護與(yu) 治理,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推進生態產(chan) 業(ye) 綠色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推進民生持續改善,建設和諧美麗(li) 新海南。
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改革創新推動全麵發展,敢想敢做、立足優(you) 勢、挖掘潛力、內(nei) 引外聯,各項工作取得新進步,全州上下加快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拚搏奮進的鬥誌更加高昂,跨越趕超的勢頭更加強勁。
某種程度上,海南似乎有著青海“濃縮版”的特征。氣候惡劣、環境脆弱、地處偏遠,發展麵臨(lin) 著巨大的先天阻力,而與(yu) 此同時,這裏是國家重要區域能源接續基地,資源燦若繁星,富光豐(feng) 水風好。已建成和在建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為(wei) 2794萬(wan) 千瓦,占比全國的10%、全省的56%。海南州打造水、光、風、地熱、儲(chu) 能“五位一體(ti) ”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發展格局,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產(chan) 業(ye) 鏈構建,從(cong) 增速奔向提質釋放出空前活力效應,實現在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建設中走在青海全省前列。
尤其是在麵對日趨複雜嚴(yan) 峻的經濟環境和疫情影響,海南州全麵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力爭(zheng) 以最短的時間恢複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
從(cong) 地方經濟上升到國家層麵,進而融入到國家產(chan) 業(ye) 戰略“棋局”,這種情勢倒逼海南,必須在創新支撐下實現轉型提質,方能使產(chan) 業(ye) 發展駛入高質量發展的良性軌道。
“全球最大裝機容量的光伏發電園區”“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不僅(jin) 僅(jin) 是打破紀錄,更是探索出了光伏治沙新發展模式,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呈現出“雙下降”趨勢,而光伏電站和水電站整體(ti) 作為(wei) “虛擬水電”進行綜合運行控製,把原本不穩定光伏電源,通過水電調節為(wei) 均衡、優(you) 質、安全和電網友好的電源後送入電網,實現了水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快速補償(chang) 的功能,解決(jue) 了光伏發電的棄光難題和安全並網問題,填補了國際大規模水光互補關(guan) 鍵技術的空白,促進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
這也符合海南州是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兩(liang) 屏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發展定位,承擔著水源涵養(yang) 、水資源調節、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多種生態功能,具有特殊的生態價(jia) 值和重要的戰略地位。
據海南州政府副州長錢國慶介紹,近年來,海南州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成效顯著,形成了種草養(yang) 畜、劃區輪牧和有機追溯體(ti) 係於(yu) 一體(ti) 的發展模式,建成了青海高原同類地區生態畜牧業(ye) 可持續發展樣板。先後實施重大工程,生態屏障進一步築牢,多項綠色發展指數位列全國前列。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省級重大科技專(zhuan) 項等支持下,海南州攻克了高寒退化草地治理、智慧生態畜牧業(ye) 、水光互補發電等關(guan) 鍵技術難題,建成了目前世界上光伏組件種類及係統運行方式最全、容量最大的實證研究基地。
立足生態文明高地,深入貫徹創新驅動戰略,致力於(yu) 江河源區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旨在把海南州建設成為(wei) 生態環境良好、生態產(chan) 業(ye) 協調發展、民生福祉顯著改善的高原可持續發展的樣板,為(wei)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為(wei) 青藏高原乃至世界同類地區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鑒的海南模式、青海經驗。
清潔能源賦能,數字經濟撬動綠色發展。2022年伊始,省委書(shu) 記信長星調研青海省數字經濟工作時強調,要全麵貫徹中央部署,將數字經濟打造成青海省生態保護的新手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新途徑。
海南州以改革為(wei) 動力,以應用為(wei) 主線,以項目為(wei) 載體(ti) ,以人才為(wei) 支撐,走出了一條大數據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路。為(wei) 讓大數據產(chan) 業(ye) 這一推動海南州轉型發展的“新引擎”由願景變為(wei) 現實,海南認真貫徹落實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hui) 和“四化同步”的戰略部署,共同推進大數據產(chan) 業(ye) 園建設,製定出《數字中國·海南行動方案》,逐步實現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增量升級與(y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存量升級的“雙重轉型升級”。
在全省率先整體(ti) 推動州縣兩(liang) 級共建新型智慧城市,積極構建數字經濟發展大生態圈,以海南州大數據產(chan) 業(ye) 園為(wei) 載體(ti) ,圍繞建設國家重要清潔能源基地、綠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基地和國內(nei) 外知名旅遊目的地,推動大數據與(yu) 州三大綠色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既運用雲(yun) 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也為(wei) 大數據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共和縣塔拉灘上國家大型風光基地“追光逐日”不停歇,省清潔能源外送通道的重要支撐調峰電源的羊曲水電站建設有序推進,青豫±800特高壓直流工程換流站建設正忙碌……海南州以清潔能源賦能,創新引領示範,不斷將資源優(you) 勢向經濟優(you) 勢轉化,緊緊圍繞實現泛共和盆地崛起,在推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海南作為(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林草局多舉措保障秋冬季候鳥遷徙安全
為保障秋冬季候鳥遷徙安全,有效防範和打擊非法捕殺、交易、食用候鳥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9月2日召開的“2022年加強秋冬季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詳細] -
西藏全力保障城市正常運轉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住建廳了解到,疫情發生以來,全區住建和城管部門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市政基礎設施和環衛設施正常運行,確保城市正常運轉,為西藏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強支撐。 [詳細] -
西藏疫情防控:生態環境係統守護人居飲水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9月1日0時至24時,西藏自治區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6例(其中拉薩市15例、日喀則市8例、林芝市1例、昌都市16例、那曲市6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