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千湖美景入畫來

發布時間:2022-09-06 16:17:00來源: 青海日報

  8月底,漫步在西寧市湟水河東(dong) 出口的寧湖濕地片區,草木豐(feng) 美,碧波蕩漾,水鳥雲(yun) 集。水麵上、蘆葦中的漁鷗、斑嘴鴨、綠頭鴨、白骨頂……成群結隊,或嬉戲覓食或自由飛翔,人們(men) 在河岸亭台間流連,不時舉(ju) 起手機拍照,一派自然和諧的景象。

  “寧湖片區作為(wei) 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其潔淨的自然環境吸引著眾(zhong) 多鳥類在這裏棲息落戶。近年來,青海省不斷加大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力度,幹部群眾(zhong) 的生態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人們(men) 對於(yu) 環境保護更加自覺,城市中越來越多的河流和濕地成為(wei) 鳥類的家園,每年在此越冬的候鳥也更多了。”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hui) 會(hui) 長王艦艇說。

  青海濕地,大自然賦予全人類的生態財富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顯示,青海省濕地麵積510萬(wan) 公頃,占全國濕地總麵積的21.8%,居全國第一,有沼澤草地、內(nei) 陸灘塗、沼澤地、森林沼澤4大濕地類型。豐(feng) 富的資源、多樣的類型,強大的生態功能,使之成為(wei) 我國乃至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生態調節區。

  目前,青海有三江源、祁連山2處國家公園;青海湖鳥島、紮陵湖、鄂陵湖3處國際重要濕地;20處濕地公園,32處省級重要濕地,濕地保護率達到64.32%。先後出台了《青海省濕地保護條例》《青海省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的實施意見》《青海省濕地名錄管理辦法》《青海省重要濕地占用管理辦法》《青海省草原濕地生態管護員管理辦法》等製度,依法保護濕地的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青海濕地,不僅(jin) 是大自然給予青海人民的一份饋贈,更是全人類共同的生態財富。她在日升月落、草長鶯飛、時辰與(yu) 季節的轉換中,渲染出地球上最美妙的畫作。

  湟水國家濕地,打造給流域城鄉(xiang) 居民的幸福家園

  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部專(zhuan) 門保護濕地的法律,標誌著中國濕地保護工作全麵進入法治化軌道。

  近年來,青海省相繼實施了湟水河河道綜合治理及濱水休閑綠道建設、北川河生態河道建設、寧湖景觀改造、湟水河濕地海綿化改造及景觀提升、城市綠道係統建設等項目,建成了海湖濕地、寧湖濕地和北川濕地三大片區,濕地麵積從(cong) 241.4公頃增長為(wei) 374.6公頃,濕地率從(cong) 47.5%提高到62.5%。

  對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三大片區開展的鳥類長期觀察記錄顯示,各片區均有大量的漁鷗、斑嘴鴨、綠頭鴨、喜鵲、白骨頂等濕地常見鳥類,同時也發現白鷺、蒼鷺、鸕鶿、鵲嘴鴨、鴛鴦……麻雀、太平鳥、鳳頭鸊鷉等鳥類已成群生活在園內(nei) ,目前共觀察記錄到160餘(yu) 種鳥類在其中。“隨著湟水河流域環境不斷改善,河道和濕地中各種魚類以及水生昆蟲和植物為(wei) 鳥兒(er) 們(men) 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也給廣大市民和鳥類攝影愛好者提供了更好的觀鳥和拍攝機會(hui) 。”王艦艇說。

  珍愛江源濕地,讓人們(men) 永遠生活在“千湖美景”中

  作為(wei) 西寧市麵積最大的濕地公園,北川河國家濕地公園以“高原水城”“西寧後花園”“文化走廊”等美名吸引著大量遊客。

  “以前這裏就是一條髒水河,別說這些鳥,連魚都不見。”家住北川河附近的馮(feng) 雲(yun) 雲(yun) 一家,現在經常到這裏散步,感覺來到公園就像走進了畫裏。

  治理後的北川河濕地公園是西寧市麵積最大的濕地公園,園內(nei) 水景和綠景占園區麵積70%以上。引得白鷺、赤麻鴨、斑頭雁等野生動物來“定居”,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秋沙鴨也曾在這裏“休憩”。路兩(liang) 旁的雲(yun) 杉、暴馬丁香、欒樹、月季、睡蓮、蘆葦、菖蒲、鳶尾等植物營造出層次豐(feng) 富的景觀。從(cong) 高空俯瞰,六個(ge) 湖鑲嵌在北川大地,二十餘(yu) 座形狀各異的橋梁連接著湖泊綠地,別有一番風情。

  前不久,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牛場管護中心的生態管護員劉建民,在該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兩(liang) 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畫麵中,兩(liang) 隻黑頸鶴與(yu) 犛牛一起覓食,悠閑自得。“當時兩(liang) 隻鶴距離我100米左右,為(wei) 了不驚擾它們(men) ,我就遠遠地用手機拍了兩(liang) 張照片。”想起遇到黑頸鶴時的情景,劉建民依然很興(xing) 奮。

  近年來,保護區內(nei) 珍稀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黑頸鶴的出現,也是這裏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生物多樣性豐(feng) 富的證明。

  健康的濕地生態係統,是國家生態安全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經濟與(yu) 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基礎。保護濕地是青海保護生態環境的重點之一,更是“國之大者”的責任,“我們(men) 將以《濕地保護法》為(wei) 指引,堅持‘保護優(you) 先、綠色發展、嚴(yan) 格管理、係統治理、科學修複、合理利用’的原則,切實加強濕地保護修複,為(wei) 加快建設生態友好的現代化新青海貢獻力量。”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濕地管理處處長馬建海表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