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發現8個中國新記錄種植物
記者9月7日從(cong)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了解到,該園與(yu) 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近日在國內(nei) 核心期刊《生物多樣性》上以《www.easyfundingllc.com種子植物區係新資料》為(wei) 題,發表8個(ge) 中國新記錄種、1個(ge) 西藏新記錄屬。該成果對西藏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具有重要意義(yi) 。
據了解,西藏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地區有著豐(feng) 富而獨特的植物資源,著名的“喜馬拉雅五條溝”即亞(ya) 東(dong) 溝、陳塘溝、嘎瑪溝、樟木溝和吉隆溝,就分布於(yu) 該區域。由於(yu) 印度洋暖濕氣流的輸入,這裏形成了獨特的植被景觀,有著豐(feng) 富的生物多樣性。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介紹,2021年,在西藏自治區林草部門的配合下,該園聯合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開展植物多樣性考察采集工作,在吉隆溝、樟木溝和陳塘溝采集野生植物標本。在對所采集的標本進行整理和鑒定過程中,科研人員發現吉隆牛奶菜、塔基棕櫚、喀西蜂鬥草、旋花錫生藤、吉隆角盤蘭(lan) 、尼泊爾西番蓮、橢穗薑花、藏南象牙參8種植物為(wei) 分布於(yu) 西藏的中國新記錄種,箭藥藤屬為(wei) 西藏新記錄屬,同時還確認了象牙參在中國境內(nei) 的分布。
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星耀武說,此次植物考察,豐(feng) 富了區係資料,對西藏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具有重要意義(y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阿裏地區52個重點項目複工複產
截至9月7日16時,西藏阿裏地區剩餘高風險區4個、中風險區3個,累計出院出艙644人,劄達、日土、措勤、改則、革吉5個縣正有序恢複生產生活秩序,52個重點項目已實現複工複產。 [詳細] -
西藏墨竹工卡縣:4300餘頭牲畜轉場秋季牧場
自9月5日,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所有低風險村(社區)有序恢複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後,8日,門巴鄉迎來牧場轉場。 [詳細] -
中國第二大銅礦“智慧礦山”驗收 實現安全高效綠色開采
記者從西部礦業集團了解到,西部礦業西藏玉龍銅礦“智慧礦山2.0版”建設項目主體完成,進入驗收階段。目前,玉龍銅礦實現智慧采礦、智慧管控,實時數據可“一手掌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