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互助警民聯手救助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長耳鴞

發布時間:2022-11-01 09: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圖為(wei)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長耳鴞。 互助公安供圖

  記者30日從(cong) 青海省海東(dong) 市互助縣公安局獲悉,日前,互助縣公安局塘川派出所聯合當地民眾(zhong) ,成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長耳鴞。

  據介紹,日前,互助縣公安局塘川派出所接到民眾(zhong) 求助電話稱,在做完核酸檢測回家途中,看到路旁田地中有一隻“貓頭鷹”,好像飛不動了,請求救助。

  接到報警後,值班民警立即驅車趕赴現場,民警到達後發現,農(nong) 田裏有一隻貌似貓頭鷹的動物,隨即向其靠近查看,該動物發覺有人靠近時,警覺地向前飛了一下,旋即落入農(nong) 田中。民警在報警民眾(zhong) 的協助下,利用鐵籮筐等物將其控製,並仔細進行查看,該野生動物外部沒有明顯傷(shang) 痕,貌似隻是體(ti) 力不支難以飛行。

  隨後,經聯係互助縣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工作人員鑒定,該野生動物名為(wei) “長耳鴞”,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長耳鴞白天多站在樹上休息,很少活動,待其恢複體(ti) 力後,就可在林地內(nei) 放飛。”值班民警說,在民眾(zhong) 的協助下,長耳鴞被帶回了塘川派出所喂養(yang) 。


圖為(wei) 民警正在對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長耳鴞進行放飛。 互助公安供圖

  次日下午,派出所民警觀察到長耳鴞具備放飛條件後,尋到一處適合其生存的樹林成功放飛。

  據悉,長耳鴞耳羽簇長,位於(yu) 頭頂兩(liang) 側(ce) ,豎直如耳。白天多躲藏在樹林中,黃昏和晚上才開始活動。平時多單獨或成對活動,但遷徙期間和冬季則常結成10至20隻,有時甚至結成多達30隻的大群活動。以小鼠、鳥、魚、蛙和昆蟲為(wei) 食,對於(yu) 控製鼠害有積極作用。

  警方提示廣大民眾(zhong) ,當遇到受傷(shang) 、行動不便的野生動物時,請將動物妥善安置,並及時撥打報警電話等待救援或送到野生動物救助站。同時警告獵捕者,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公安機關(guan) 將依法嚴(yan) 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