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夏·永紅:讓江源玉樹成為旅行家的圓夢地
中華民族母親(qin) 河——黃河尋根溯源之旅(圖為(wei) 黃河源頭第一縣曲麻萊)
打開中國地圖,我們(men) 不難發現:玉樹位於(yu) 整個(ge) 青藏高原的地理中心——靜臥在青南高原的腹地,長江、黃河、瀾滄江都發源於(yu) 這裏,三江源國家公園和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覆蓋了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全境。從(cong) 生態和地質學研究的角度來看,玉樹可謂是寸土寸金的巨大寶庫。
江河無言,但江河有聲,三江源一定在等待國人的考察、世界的眼光、旅行者的寫(xie) 作。而開啟這場規模宏大的敘事之旅的人就是玉樹藏族自治州文體(ti) 旅遊廣電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阿夏·永紅。
至今他已走遍了黃河、長江、瀾滄江等沿線相關(guan) 的主要城市,在空中飛行約8萬(wan) 千米,陸地行駛約15萬(wan) 千米,踏遍大半個(ge) 中國去推介、推廣、宣傳(chuan) 玉樹。作為(wei) 一名土生土長的玉樹人,他想用“跳出玉樹看玉樹”的思維方式去探訪中華文明的源頭、去梳理中華文明的脈絡。
生命大江源——長江尋根溯源之旅(圖為(wei) 治多縣萬(wan) 裏長江第一門)
旅行者,從(cong) 玉樹開啟中華大地尋夢之旅
“旅行者”是阿夏·永紅的網名,也是作為(wei) 文旅人的自我定位。“我是一個(ge) 旅行者,是一個(ge) 一生都注定要旅行的人。”於(yu) 他而言,旅行是生活,也是工作,更是使命。當阿夏·永紅以旅行者的身份選擇在三江源從(cong) 事文化和旅遊工作時,其實就是選擇了一場對三江源的認知之旅。
特別是玉樹經過2010年的地震和災後重建,現在已進入一個(ge) 新的發展時期,阿夏·永紅也看到了未來文化和旅遊的發展方向,“那就是作為(wei) 一個(ge) 旅行者,和玉樹一起走出去,講好玉樹故事,傳(chuan) 播玉樹故事,將玉樹與(yu) 廣袤的中華大地串聯起來。”
從(cong) 黃河入海口、長江入海口、瀾滄江出境口到三江源頭,從(cong) 雲(yun) 南迪慶到西藏昌都,從(cong) 聖山卡瓦格博到岡(gang) 仁波齊,從(cong) 古都西安到西藏拉薩,從(cong) 玉樹州府結古到可可西裏腹地——從(cong) 2016年7月始,曆時半年,在阿夏·永紅的帶領下,玉樹藏族自治州組織發起了全國首個(ge) 大型“中華大地尋夢之旅玉樹行”自駕遊活動,共7條線路,行程3萬(wan) 多千米,6台越野車,268人(年齡最大76歲,最小12歲)參與(yu) 。阿夏·永紅也在行走中用心去探尋中華大地的曆史之美、民族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也讓人們(men) 開始思考人與(yu) 自然以及旅行本身的意義(yi) 。
“無論走到哪裏,我都會(hui) 聆聽當地的文化,感受地域風情,找到那與(yu) 玉樹千絲(si) 萬(wan) 縷的聯係。”在黃河、長江入海口肅立遠觀,在中老緬三國交界處的江心島掬一捧瀾滄江水,在黃河幾字彎與(yu) 內(nei) 蒙古敖包漢子把酒言歡,在蘭(lan) 州黃河母親(qin) 雕塑前與(yu) 何鄂老師一起瞻仰,在唐蕃古道傾(qing) 聽千年回響,在藏地神山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在布達拉宮、大昭寺感悟藏民族文化之魅力,在三江源頭母親(qin) 河之神聖……這一段段旅程組成了旅行者的中華大地追根溯源之旅,也拚成了一幅華夏文明的瑰麗(li) 地圖。
在這場宏大的穿越之行中,一是串聯起了三江源、可可西裏、昆侖(lun) 山、唐蕃古道等青藏高原典型景觀風貌和人文景觀的七條“中華大地尋夢之旅”自駕旅行線路——黃河尋根溯源之旅、長江尋根溯源之旅、瀾滄江尋根溯源之旅、康巴風情穿越之旅、唐蕃古道穿越之旅、可可西裏科考之旅、藏地十大神山穿越之旅 。二是實力打造出了阿夏·永紅主編的《旅行者——中華大地尋夢之旅》一書(shu) ,這本書(shu) 用純粹的旅行者視角為(wei) 大家介紹最真實的“中華大地尋夢之旅”,以精美的圖文講述最地道的玉樹故事。
“中華大地尋夢之旅”是一次生態之旅、文化之旅、朝聖之旅,旨在引導人們(men) 向善、友愛、和諧、共生。“中華大地尋夢之旅”倡議提出以來,已經有18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積極響應支持,22個(ge) 地區同玉樹發起方簽署合作備忘錄,“中華大地尋夢之旅”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阿夏·永紅說:“如果不出去走走,就會(hui) 以為(wei) 眼下就是世界。若從(cong) 不曾與(yu) 自己的愛車一同馳騁,虔誠走過那麽(me) 一段路,不曾讓風馬、經幡、山川和河流融進生命的血液裏,便無法體(ti) 悟行走的力量。跟隨‘中華大地尋夢之旅’體(ti) 驗經典,一起書(shu) 寫(xie) 中國好故事。”
康巴風情穿越之旅(圖為(wei) 身高2.01米的玉樹康巴漢子)
思考者,將玉樹打造成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首選區
作為(wei) 玉樹文旅係統的當家人,阿夏·永紅說:“旅行的意義(yi) 不是個(ge) 人的自我享受,而是更好地思考玉樹文旅當下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文化旅遊隻有走出去才能工作,隻坐在辦公室裏無法進行交往和交流。”在“中華大地尋夢之旅”中,他對家鄉(xiang) 文旅的優(you) 勢、短板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踏遍大半個(ge) 中國去推介、推廣、宣傳(chuan) 玉樹,不敢說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總算打開了視野,結交了朋友,積累了經驗。作為(wei) 玉樹人,首先,想事情、做事情一定要從(cong) 大局出發,從(cong) 自身實際出發,更要有跳出玉樹看玉樹的思維方式。”他提出發展玉樹文旅首先要算好四筆賬——傳(chuan) 播核心價(jia) 值觀的賬、樹立中華民族精神高地的賬、挖掘傳(chuan) 統文化的賬、傳(chuan) 承生態保護的賬。要嚴(yan) 格按照國際生態旅遊標準,著重通過體(ti) 驗大自然來培養(yang) 人們(men) 對環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賞和保護,以達到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旅遊。
其次,玉樹旅遊要走得遠、飛得高,必須從(cong) 發揮優(you) 勢、補齊短板做起,而且發展玉樹旅遊萬(wan) 萬(wan) 急不得,要從(cong) 打基礎定格局、找方向開始,才有可能獲得大發展。
同時,玉樹州著眼“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標準管理”的建設要求。按照“打造點、連成線、形成域”“處處有景點、時時可旅遊”的思路,把26.7萬(wan) 平方公裏作為(wei) 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建設區。打造“12345”玉樹生態文化旅遊空間布局。
千年唐蕃古道穿越之旅(圖為(wei) 唐蕃古道重鎮玉樹格薩爾王廣場)
一核:打造州府所在地玉樹市全域旅遊核心升級版;兩(liang) 環:西寧、玉樹、格爾木省級全域旅遊大環線、1市5縣州級全域旅遊內(nei) 環線;三帶:(尋根溯源),黃河生態旅遊帶、長江曆史文化帶、瀾滄江民族風情帶;四廊道:玉進川出川進玉出終極越野廊道、唐蕃古道曆史文化廊道、康巴人文風情廊道、名山大川穿越之旅(地球第三極廊道);五目的地:稱多拉布文旅小鎮、囊謙唐蕃古道商貿小鎮、雜多昂賽雪豹小鎮、治多長江第一灣攝影小鎮、曲麻萊昆侖(lun) 山玉珠峰登山小鎮。
世界自然遺產(chan) 可可西裏科考之旅(圖為(wei) 可可西裏環保衛士傑桑索南達傑英雄廣場)
實踐者,讓玉樹看到世界的玉樹,讓世界看到玉樹的世界
“三江之水源在玉樹/覺吾神山山在玉樹/昆侖(lun) 之巔峰在玉樹/可可西裏疆在玉樹/珍稀動物棲在玉樹/康巴人文根在玉樹/格薩爾王魂在玉樹/佛教四派融在玉樹 /嘉那嘛呢石在玉樹/唐蕃古道路在玉樹/我們(men) 用藍天白雲(yun) 編織吉祥的哈達/我們(men) 把三江之水釀成淳香的美酒/玉樹歡迎你/三江源歡迎你……”這首大氣磅礴的歌曲《玉樹歡迎你》,藝術地再現了玉樹的人文風情和旅遊資源,深受玉樹各族人民和全國各地遊客的喜愛,這首歌的詞作者正是阿夏·永紅。
作為(wei) 玉樹藏族自治州文體(ti) 旅遊廣電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這位土生土長的康巴漢子時時刻刻以兒(er) 子對母親(qin) 一樣的感情為(wei) 玉樹的文旅繁榮發展竭盡全力。近年來,他通過旅行、展覽、短視頻、著書(shu) 等各種宣傳(chuan) 展示方式推介大美玉樹,不斷向大眾(zhong) 推出玉樹文化和旅遊等各種信息,吸引著四麵八方的遊客奔向玉樹,擴大了玉樹文化和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玉樹有著傲視群雄的海拔高度——平均海拔達 4500 米,境內(nei) 超過 5000 米的山峰有 200 多座,不愧為(wei) 離蒼穹最近的人間天堂。在湛藍得不可思議的蒼穹下,在26.7萬(wan) 平方千米的麵積上,群山綿延起伏、逶迤不斷,終年披冰戴雪、冰清玉潔。它是如此的磅礴巍峨,雄偉(wei) 的巴顏喀拉山和唐古拉山高聳入雲(yun) ,奔流不息的黃河、長江和瀾滄江從(cong) 這裏發源,誕生了燦爛的華夏文明。玉樹自古就是唐蕃古道重鎮,是青藏高原古代遊牧文化與(yu) 商貿流通交匯之地。
“玉樹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玉樹不是旅遊者的享受地,更應該是旅行家的圓夢地,是中華兒(er) 女一生必去的膜拜之地。因為(wei) 這裏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黃河、長江的發源地,是恩澤外邦東(dong) 南亞(ya) 六國的母親(qin) 河瀾滄江水源地。”阿夏·永紅對於(yu) 玉樹旅行的意義(yi) 給出了別樣的解說。
阿夏·永紅還倡導“玉進川出、川進玉出”線路圖,著力打造玉樹與(yu) 周邊省區的文旅融合大格局,為(wei) 玉樹這座昔日的唐蕃古道重鎮找準定位,使其在今天的西部大旅遊中發揮更大的樞紐作用,煥發出更鮮明的光彩。
阿夏·永紅表示,玉樹將通過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地球第三極”品牌,實施“立牌子、建驛站、推線路”舉(ju) 措,立足原創的七條深度自駕線路,在這片東(dong) 連四川成都、陝西西安、青海西寧,西鄰西藏昌都、那曲、拉薩、山南、日喀則、阿裏、林芝,南達雲(yun) 南瀘沽湖、香格裏拉,北接新疆的遼闊土地上,實現“古有條條大路通羅馬,今有條條大路通玉樹”的全世界旅行者廣為(wei) 流傳(chuan) 的最佳口碑線路。
藏地九大神山穿越之旅(圖為(wei) 藏地創世九尊神山之一尕朵覺沃)
阿夏·永紅獲得《中國國家旅遊》2020度文旅特別貢獻獎,並被媒體(ti) 讚譽為(wei) “中國最拚文旅局長”,同事親(qin) 切地稱他為(wei) “玉樹最有激情的康巴漢子”。他認為(wei) ,做文化和旅遊工作,一定要有激情,激情就是責任,就是擔當,就是熱愛,就是奉獻。
“我不僅(jin) 要對今天負責,更要對未來玉樹的文化和旅遊負責。我生在玉樹、長在玉樹,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我們(men) 要以曆史的責任與(yu) 擔當保護好、發展好玉樹的自然和人文生態,未來我的夢想是在江源玉樹舉(ju) 辦由國家主導的‘三江源母親(qin) 河祈福大典’,將繼續旅行者的實踐,讓世界看到華夏曆史的厚重、山河的壯美、民族的多樣和自然的靈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
堅定不移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建設上走在前列,於青海廣大幹部群眾而言,這既是生態誓言更是沉甸甸的生態責任。[詳細] -
“冠名”國家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建設”。 [詳細] -
清潔能源產業引領高質量發展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碳達峰碳中和的部署,在全麵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麵起到了“舉旗定向”的作用。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