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完成越冬水鳥同步調查

發布時間:2023-01-13 10:39:00來源: 光明日報

  波光粼粼的河麵,怡然自得的大天鵝,成為(wei) 每年冬日裏青海高原的一道獨特風景。記者日前了解到,據最新數據顯示,每年11月初至翌年3月中旬,都會(hui) 有上千隻潔白的大天鵝在青海停留越冬。

  青海省是大天鵝北方主要越冬地之一,為(wei) 全麵了解青海大天鵝等越冬水鳥種群數量、分布、棲息地狀況及變化趨勢,2022年12月13日至12月30日,青海省林草局組織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hui) 、中國林科院及相關(guan) 市州、縣林草部門啟動了青海省大天鵝等越冬水鳥的同步調查工作,為(wei) 越冬水鳥保護管理提供科學依據。這也是青海省首次開展的全省範圍內(nei) 大天鵝等越冬水鳥的同步調查工作。

  為(wei) 確保調查工作順利開展,青海省編製完成《青海省大天鵝等越冬水鳥同步調查方案》,並對30多名調查人員從(cong) 鳥類識別、棲息地調查、GPS和戶外App使用、表格填報、拍攝規範等調查內(nei) 容進行了培訓。

  按照統一調查方法和技術標準,2022年12月26日,調查人員以青海省共和拉才村到海東(dong) 市循化縣勝利灣、沿青海湖等湖泊為(wei) 路線開展了前期預調查,共調查點位24個(ge) ,總裏程2600多公裏,調查確定了大天鵝等越冬水鳥調查範圍、具體(ti) 分布點位及各調查區域樣線樣方數量。

  2022年12月28日至30日,調查人員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東(dong) 市等前期預調查確定的22個(ge) 調查點上,采取直接計數法開展區域大天鵝等越冬水鳥同步調查,並對大天鵝棲息地狀況、生存受威脅因素和保護現狀等進行係統調查,調查總裏程超過3000公裏。

  調查結果表明,此次同步調查共記錄到大天鵝1347隻、小天鵝8隻、疣鼻天鵝1隻,其他遷徙水鳥白尾海雕、赤嘴潛鴨、紅頭潛鴨、赤麻鴨、綠頭鴨、普通秋沙鴨、鵲鴨等共32種22930餘(yu) 隻。其中,赤麻鴨和赤嘴潛鴨為(wei) 絕對優(you) 勢種。國家重點保護遷徙水鳥5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尾海雕1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黑頸[~符號~][~符號~]4種。

  遷徙水鳥同步調查是世界各國了解同一時間、不同區域範圍內(nei) 遷徙水鳥數量、分布、棲息地狀況的最佳調查方法。據了解,下一步,青海省將每年開展大天鵝等越冬水鳥同步調查,不斷積累種群變化趨勢、評估各越冬棲息地質量,建立完善常態化調查監測體(ti) 係。同時,加強與(yu) 科研單位合作,通過為(wei) 大天鵝佩戴GPS衛星跟蹤器開展其繁殖地、遷飛路線規律等研究,為(wei) 今後製定遷徙水鳥及遷徙通道保護管理策略提供科學支撐。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