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日喀則市拉孜縣實施生活垃圾積分兌換機製

發布時間:2023-01-31 10:08:00來源: 西藏日報

  累計回收可循環利用垃圾2.1噸,通過積分為(wei) 群眾(zhong) 兌(dui) 換洗潔精、口罩、牙刷、垃圾袋、肥皂等生活用品價(jia) 值達5000元…… 拉孜縣實施生活垃圾積分兌(dui) 換機製的效果逐步顯現。

  自開展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行動試點工作以來,日喀則市拉孜縣積極探索鄉(xiang) 村治理新模式,以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為(wei) 切入點,建立生活垃圾積分兌(dui) 換機製,“小積分”“兌(dui) ”出農(nong) 牧區新風貌,通過“積分製”方式,引導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逐漸養(yang) 成良好衛生習(xi) 慣、增強生態環保意識、樹立生活文明新風。

  宣傳(chuan) 引導“打頭陣”,環保理念樹起來。拉孜縣堅持把宣傳(chuan) 樹文明新風作為(wei) 轉變群眾(zhong) 思想觀念、行為(wei) 模式的優(you) 先任務,充分利用拉孜發布、拉孜窗口等線上平台和走村入戶麵對麵宣講、集中宣講等線下模式,以生動有趣的文字圖片、通俗易懂的語言開展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行動和環保理念、垃圾分類知識宣講活動,切實提升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思想認識水平和文明素養(yang) 。

  為(wei) 深入推進生態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生活垃圾分類行動落實落地,拉孜縣探索建立“公司+農(nong) 戶”的垃圾清運模式和積分兌(dui) 換機製,先後投入25萬(wan) 元設立84個(ge) 生活垃圾兌(dui) 換站點,由聘請的第三方垃圾清運處置公司統一管理和運營,由公司定期赴各兌(dui) 換站點收集垃圾,為(wei)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兌(dui) 換積分憑票,群眾(zhong) 根據憑票到兌(dui) 換站點超市換取生活物資。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和先進“雙聯戶”帶頭示範“嚐鮮”,逐步帶動全縣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有效推動積分兌(dui) 換機製全麵運轉。

  同時,通過“公司+農(nong) 戶”模式,不僅(jin) 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集、清運積分兌(dui) 換機製,更為(wei)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拓展新的就業(ye) 崗位。環保公司立足運營管理需求和聯農(nong) 帶農(nong) 要求,先後開發垃圾核算、兌(dui) 換、分揀、加工、售賣等多個(ge) 環衛崗位,累計帶動當地61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實現穩就業(ye) 促增收,年人均創收可達5萬(wan) 元。

  目前,拉孜縣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行動的全過程,對積分兌(dui) 換回收的生活垃圾,由環保公司進行再分揀、再加工、再包裝、再售賣,售賣垃圾的收益繼續用於(yu) 添置積分兌(dui) 換站點超市的物品,初步形成群眾(zhong) 收撿垃圾、垃圾兌(dui) 換積分、積分換取物品、收益補充物品的循環體(ti) 係,有效保障積分兌(dui) 換機製運行的可持續性。

  下一步,拉孜縣將在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行動的火熱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拓展和完善積分製,著力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群眾(zhong) 主體(ti) 、人人參與(yu) 的鄉(xiang) 村治理新格局,推動形成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