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產業“四地”建設成效明顯
2月15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獲悉,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發展改革委緊盯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不斷夯實構建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產(chan) 業(ye) 基礎,鹽湖產(chan) 業(ye) 發展取得新突破,清潔能源發展實現新提升,生態旅遊邁出新步伐,綠色有機農(nong) 牧業(ye) 取得新發展,產(chan) 業(ye) “四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2022年,完成能源領域投資424億(yi) 元,第一批大基地並網150萬(wan) 千瓦、第二批大基地開工建設,青豫直流21台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群全麵建成,瑪爾擋水電站地下廠房開挖完成,羊曲水電站開始壩體(ti) 填築。全省電力裝機4468.3萬(wan) 千瓦、發電量992.7億(yi) 千瓦時,清潔能源裝機4075.2萬(wan) 千瓦、發電量838.5億(yi) 千瓦時,“綠電5周”再次刷新世界紀錄,累計輸送清潔電量超過300億(yi) 千瓦時。把清潔能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發展優(you) 勢,協同推進高景直拉單晶矽棒二期15GW、晶科單晶矽棒一期20GW、麗(li) 豪高純多晶矽一期5萬(wan) 噸、弗迪動力鋰電池30條生產(chan) 線等項目投產(chan) ,天合光能光伏全產(chan) 業(ye) 鏈落地。製定印發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三年行動方案及若幹政策措施,謀劃打造“中國氫海”。出台加快融入“東(dong) 數西算”國家布局工作方案。
協力建設世界級鹽湖產(chan) 業(ye) 基地,完成鉀肥增產(chan) 100萬(wan) 噸任務,總產(chan) 量達到860萬(wan) 噸,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協同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爭(zheng) 取國家投入3.5億(yi) 元,支持阿咪東(dong) 索、原子城紀念園、茫崖翡翠湖等景區配套設施建設,西寧市列入國家旅遊樞紐城市。協同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落實資金7.5億(yi) 元實施了一批重大水利、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等項目,千頭犛牛千隻藏羊標準化規模養(yang) 殖突破100個(ge) ,共和、澤庫列為(wei) 國家草原畜牧業(ye) 轉型升級試點,組織開展草種業(ye) 核心技術攻關(guan) “揭榜掛帥”,大宗綠色產(chan) 品輸出80萬(wan) 噸、價(jia) 值130億(yi) 元。
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打好特色產(chan) 業(ye) 牌,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能級,推動高原資源能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和發展優(you) 勢。主要包括:建設鹽湖資源綠色高值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推進青海大學“兩(liang) 平台一學院兩(liang) 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昆侖(lun) 山、紅旗750千伏輸變電等工程建設,力爭(zheng) 開工第二條特高壓外送通道;完善青藏、青甘、青川、青新旅遊大環線,強化點位打造、點位銜接,串點成線、連線成片,促進“快進慢遊”;建設千頭犛牛千隻藏羊標準化生產(chan) 基地,支持牛羊肉、青稞、油料、枸杞、冷水魚等領軍(jun) 企業(ye) 全鏈條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譜寫生態旅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保護好青海的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青海位於“地球第三極”,不僅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北半球氣候敏感啟動區、全球生態係統調節穩定器和高寒生物自然物種資源庫。[詳細] -
持續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詳細] -
陳剛在玉樹州調研時強調:感恩奮進建設健康現代幸福新玉樹
2月20日,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在玉樹藏族自治州調研並召開座談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感恩奮進、勇毅前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