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春耕春播正當時 不負春光不誤農

發布時間:2023-03-17 10:19:00來源: 拉薩日報

  圖為(wei) 在林周縣春耕春播儀(yi) 式上,傳(chuan) 統農(nong) 耕方式“二牛抬杠”登場,與(yu) 機械化的“鐵牛”形成鮮明對比。 拉薩融媒記者 劉夢婕攝

  每年春耕,是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3月16日上午,我市各縣(區)舉(ju) 行春耕春播儀(yi) 式。男女老幼身著節日盛裝,臉上洋溢著喜悅,一台台拖拉機載著群眾(zhong) 的祈盼奔赴田野,播撒下希望的種子。

  人勤春來早,功到秋華實。林周縣強嘎鄉(xiang) 強嘎村,一年一度盛大的春耕春播儀(yi) 式正在進行。身著盛裝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駕駛著一台台由國旗、彩旗、花束裝點的拖拉機,犁開沉寂了一冬的土地,將希望的種子撒向田野。明媚的春光裏,雪域高原拉開春耕春播的帷幕。

  林周縣強嘎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索朗傑布說:“這是我的拖拉機,今天在這裏舉(ju) 行春耕春播儀(yi) 式,我把我的拖拉機裝飾了一番,希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人畜無害。”

  廣袤的彭波河穀間,回蕩著悠揚的歌聲,傳(chuan) 統農(nong) 耕習(xi) 俗“二牛抬杠”首先上場,隨後,一台台拖拉機魚貫而出,在田野間繪出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一粒粒飽滿優(you) 質的青稞種子撒入土壤,村民們(men) 新一年生活的希望,即將茁壯成長。

  作為(wei) 拉薩5縣3區中的第一產(chan) 糧大縣,穩產(chan) 保供、確保糧食安全一直是林周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林周縣糧食種植麵積15.45萬(wan) 畝(mu) ,產(chan) 量達到6萬(wan) 噸以上。今年,林周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就抓緊抓好糧食穩產(chan) 保供以及拓寬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渠道又推出了新舉(ju) 措。

  林周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巴桑措姆說:“今年林周縣的工作重心放在了‘3+3’農(nong) 牧業(ye) 試點改革上,目的是希望解放老百姓的剩餘(yu) 勞動力,充分發揮村集體(ti) 經濟的帶動和引領作用。我們(men) 已經引導1.2萬(wan) 畝(mu) 老百姓的土地入股到了村集體(ti) 經濟中。”

  除了“3+3”農(nong) 牧業(ye) 試點改革外,今年林周縣還邀請了自治區農(nong) 科院專(zhuan) 家團隊,在農(nong) 牧業(ye) 方麵加大科技投入,打造智慧農(nong) 牧業(ye) 。

  與(yu) 林周縣一樣,我市其他各縣(區)也在同步舉(ju) 行著盛大的春耕春播儀(yi) 式。

  在曲水縣達嘎鎮色達村4組的農(nong) 田上,所有村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一場隆重而盛大的開耕儀(yi) 式在這裏舉(ju) 行。

  “我駕駛的是春耕春播的頭車,今天開耕的方向是東(dong) 南方向,寓意著吉祥,希望來年有更好的收成。”曲水縣色達村村民央布說。

  村民次仁說:“去年我家裏種了3畝(mu) 地玉米,收益很好,賣了7000多元。今年要種植青稞和小麥,以提高收入。現在農(nong) 業(ye) 機械化了,耕種方便。農(nong) 牧局給我們(men) 提供了良種,產(chan) 量可觀。希望來年有好收成。”

  曲水縣色達村村委會(hui) 副主任多傑說:“今年全村的耕種麵積有4600多畝(mu) ,全村7個(ge) 組都實現了機械化種植。”

  曲水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陳亮說:“2023年,林周縣良種推廣率達到96%以上,機械綜合作業(ye) 率達90%以上。今年全縣耕地麵積為(wei) 11.2萬(wan) 畝(mu) ,總播種麵積預計為(wei) 12.7萬(wan) 畝(mu) ,糧食播種麵積5.55萬(wan) 畝(mu) 。2023年春耕春播計劃投入機械3816台,維修保養(yang) 2577台(套),清淤水渠近145.9公裏。截至目前,發放肥料974噸。”

  近年來,隨著各縣(區)逐步開展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機械化作業(ye) 早已成為(wei) 群眾(zhong) 的日常,而科學種植的推廣,也讓糧食產(chan) 量不斷提升。在達孜區唐嘎鄉(xiang) ,現代化農(nong) 業(ye) 的美麗(li) 畫卷正徐徐鋪開。

  上午11時30分,隨著一聲令下,一輛輛“鐵牛”噴著白煙,衝(chong) 進地裏開始耕地,被雪水浸潤的土地被翻開來,春耕春播儀(yi) 式正式開始。

  達孜區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站站長紮西頓珠說:“達孜區已全麵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以唐嘎村為(wei) 例,原有的8000餘(yu) 畝(mu) 地現在擴建到了9000餘(yu) 畝(mu) 地,原有每畝(mu) 單產(chan) 850斤左右,現在增產(chan) 到870斤左右。”

  據了解,從(cong) 2013年開始,達孜區開始逐步實行農(nong) 業(ye) 機械化作業(ye) ,目前整體(ti) 農(nong) 業(ye) 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今年,達孜區在春耕春播儀(yi) 式上采用簽訂種植業(ye) 和畜牧業(ye) 的目標責任書(shu) ,糧食種植和畜牧業(ye) 發展責任落實到村、落實到戶,使達孜區的糧食產(chan) 量穩定。

  春光不負、農(nong) 時不誤。堆龍德慶區各村的春耕春播儀(yi) 式也拉開帷幕。在一陣陣寄予豐(feng) 收希望的祝福中,大家播下種子,同時也播下了一年的希望。

  現場村民們(men) 一邊拍照一邊歡呼,好不熱鬧。儀(yi) 式最後,大家圍成一圈,手拉著手,唱起古老的祈願歌,期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feng) 登。“2023年,堆龍德慶區春耕春播儀(yi) 式點總共60個(ge) ,馬鎮是堆龍德慶區春耕儀(yi) 式的主產(chan) 地。今年堆龍德慶區計劃種植糧食3.81萬(wan) 畝(mu) ,其中青稞種植3.16萬(wan) 畝(mu) 。目前,正在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3.4萬(wan) 畝(mu) ,建成後全區累計完成高標準農(nong) 田6萬(wan) 畝(mu) 。”堆龍德慶區農(nong) 牧局副局長徐興(xing) 國告訴記者。

  近年來,堆龍德慶區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聚焦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在耕地保護和糧食“穩麵積、穩產(chan) 量”上下功夫,優(you) 化種植結構,加大農(nong) 業(ye) 新品種、新技術和新型農(nong) 機具的推廣,加快現代農(nong) 業(ye) 設施發展,農(nong) 牧業(ye) 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基層科技服務實現全覆蓋,2022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萬(wan) 元。

  在墨竹工卡縣唐加鄉(xiang) 莫衝(chong) 村,桑煙已經飄起,隨著開春第一犁的開啟,今年墨竹工卡縣的春耕春播工作正式開始。

  “2023年農(nong) 作物播種麵積11萬(wan) 畝(mu) ,糧食作物7.28萬(wan) 畝(mu) ,經濟作物3.5萬(wan) 畝(mu) ,其中墨竹本地小油菜3.1萬(wan) 畝(mu) ,飼草作物0.3萬(wan) 畝(mu) ,確保完成糧食總產(chan) 量2.76萬(wan) 噸的目標任務。”墨竹工卡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益西旺久說。

  墨竹小油菜是墨竹工卡縣的特色種植業(ye) ,種植比例較大。墨竹工卡縣榨油廠副廠長格桑次仁說:“去年,墨竹工卡縣榨油廠按照8000元一噸采購菜籽原料,總共采購1350噸,帶動本地4000餘(yu) 種植戶,每戶增收2700元左右。”

  村民普布次仁說:“我家總畝(mu) 數是42畝(mu) ,去年種了12.53畝(mu) 油菜,今年也準備種15畝(mu) 。去年我家5口人,平均收入28000元,80%收入來源在農(nong) 業(ye)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wan) 顆子。在賴以生存的土地上,我們(men) 追求著物阜民豐(feng)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如今的拉薩實現了快速發展,一個(ge) 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新拉薩展現在人們(men) 麵前。

  拉薩市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尼瑪次仁說:“全市今年春播計劃麵積60餘(yu) 萬(wan) 畝(mu) ,其中糧食作物麵積36.1萬(wan) 畝(mu) ,青稞占31.7萬(wan) 畝(mu) 。春播預計到5月下旬結束。今年我們(men) 開始引進新品種,藏青3000在全市範圍內(nei) 種植3.5萬(wan) 畝(mu) ,本市育成的蘇拉青二號這兩(liang) 年累計種植達到3萬(wan) 餘(yu) 畝(mu) 。還與(yu) 各院所及各省市合作引進篩選各類農(nong) 作物已經達到20到30個(ge) 品種。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