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林(草)長草原生態保護修複和管理責任清單出爐
近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了解到,為(wei) 進一步加強青海省草原保護發展,明確各級林(草)長的草原監督管理職責,壓實責任,加快退化草地治理,結合《青海省政府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強青海省草原保護修複的若幹措施》《青海省全麵推行林(草)長製實施方案》,圍繞新時期草原保護修複工作要求,由省林草局研究製定的《青海省林(草)長草原生態保護修複和管理責任清單》正式出爐。
結合草原工作實際,省林草局梳理形成責任清單21條,包括草原資源管理、草原保護、草原修複、草原行政執法、草原征占用管理、草原資源監督管理、草原監測評價(jia) 、草原碳匯、草原自然公園建設、草原野生植物采集、草種基地建設、有害生物防控、依法辦理使用草原相關(guan) 手續、開展草原變化圖斑核查等方麵內(nei) 容。
青海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有天然草地5.92億(yi) 畝(mu) ,占全省國土麵積的57.67%,占全國草原麵積的14.92%,是青海最大的陸地生態係統,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yang) 水源、水土保持和調節氣候等生態功能,草原還發揮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的重要功能。
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二級巡視員蔡佩雲(yun) 介紹,近年來,青海省先後實施了草原補獎、草原生態治理等重大政策和工程,製定《青海省全麵推行林(草)長製實施方案》,逐步建立健全層級管理體(ti) 製機製,強化責任落實,不斷夯實草原保護管理工作基礎。同時,依托青海省種質資源優(you) 勢,加強鄉(xiang) 土草種育-繁-推體(ti) 係建設,加大草原保護修複的保障支撐力度。經多年努力,青海省草原生態環境持續好轉,2022年,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7.9%,年牧草產(chan) 量穩定在9000萬(wan) 噸以上。建成草種繁育基地2萬(wan) 公頃,年生產(chan) 各類草種1萬(wan) 噸,形成了良好的保護發展格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湖生物多樣性監測報告(2022年度)》通過專家評審
2022年度青海湖生物多樣性監測工作從2022年3月持續開展至2023年2月,係統完成了水鳥、植被、普氏原羚、黑頸鶴、猛禽、濕地類型與變化、水生態環境等監測。[詳細] -
青海生態環境督察監管聯動執法取得明顯成效
3月21日,記者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青海牢牢守住“生態環境隻能變好不能變壞”的底線,采取三方麵措施推進生態環境督察監管聯動執法並取得明顯成效。 [詳細] -
青海:《生態保護巡護監測製度》助高標準創建青海湖國家公園
19日,記者從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了解到,為建立健全青海湖生態保護巡護監測體係,形成“全覆蓋、網格化”工作格局,日前,該局製定出台《生態保護巡護監測製度》(以下簡稱《製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