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龍陵拍攝到北豚尾猴活動珍貴畫麵
記者4日從(cong) 雲(yun) 南省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下稱龍陵小黑山保護區)管護局獲悉,當地技術人員首次通過紅外線相機拍攝到世界易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北豚尾猴活動的珍貴影像,刷新了其在雲(yun) 南的最北影像記錄。
圖為(wei) 紅外線相機拍攝的北豚尾猴影像 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北豚尾猴在中國主要分布於(yu) 西藏、雲(yun) 南等地,為(wei)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shu) ·獸(shou) 類》瀕危物種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物種。
近日,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龍陵縣木城鄉(xiang) 林業(ye) 站技術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數據時,驚喜地發現有北豚尾猴活動的珍貴影像。在20餘(yu) 秒的視頻畫麵裏,一群北豚尾猴結伴從(cong) 山坡密林中走來,或是在林間邊走邊覓食,或是爬到樹上觀察周圍環境,或是好奇地對著紅外線相機鏡頭探頭探腦……
圖為(wei) 紅外線相機拍攝的北豚尾猴影像 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全程參與(yu) 紅外線相機野外布設的龍陵小黑山保護區管護局高級工程師胡興(xing) 潤說:“這是保護區自1995年成立以來首次用紅外線相機拍攝到北豚尾猴,十分珍貴。”
大理大學東(dong) 喜瑪拉雅研究院實習(xi) 研究員房以好介紹,此次發現的北豚尾猴種群是繼永德大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6個(ge) 保護區後的新增種群,也是目前北豚尾猴在怒江流域的最北影像記錄,對其種群保護是重要發現,對研究其分布及棲息地利用也具有重要意義(yi) 。
龍陵小黑山保護區管護局負責人楊培記說,“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加大對北豚尾猴的種群監測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力度,盡快摸清該物種的種群數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他們給滇金絲猴當“保鏢”
“突、突、突……”每天早上,芒康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昌都站都會響起一陣摩托車聲。管護員和野保員們像往常一樣,紮進林海,守護世界上棲息海拔最高的靈長類動物——滇金絲猴。 [詳細] -
昌都: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畫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詳細] -
在建設農業強國的路上,雪域高原的“辦法多、路子廣”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