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青海流域春季水鳥同步調查順利完成
5月8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了解到,為(wei) 進一步加強黃河青海流域濕地水鳥多樣性保護,近日,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組織青海大學、青海師範大學、青海民族大學、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hui) 及青海多美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共組建5支水鳥同步調查團隊在21個(ge) 調查單元開展黃河青海流域春季水鳥同步調查工作。本輪水鳥調查工作於(yu) 4月1日-15日按照統一的調查方法在黃河流域9省(區)同步開展。
據統計,黃河青海流域濕地分布有水鳥100餘(yu) 種,國家級重點保護鳥類眾(zhong) 多。黃河青海流域濕地為(wei) 途經青海省的東(dong) 亞(ya) —澳大利西亞(ya) 、中亞(ya) —印度兩(liang) 條候鳥遷飛通道的鳥類提供重要的棲息地、繁殖地、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水鳥與(yu) 濕地相依存,是濕地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類群。
“黃河青海流域水鳥的種類、種群數量及其棲息地現狀調查,有利於(yu) 掌握黃河青海流域濕地保護管理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填補了我國重點保護鳥類和全球受威脅水鳥的保護地空缺,同時也是落實黃河青海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具體(ti) 措施。調查數據對支撐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戰略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策略,具有重要的決(jue) 策支持意義(yi) 。”省林草局濕地管理處處長馬建海介紹。
據悉,本輪調查共記錄到水鳥8目13科52種29304隻,包括國家Ⅰ級保護鳥類2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10種,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受威脅鳥類6種,青海鳥類新紀錄2種。記錄數量超過1000隻的有斑頭雁、白骨頂、鳳頭 、綠頭鴨、綠翅鴨、普通鸕鶿。
此外,在21個(ge) 調查單元中水鳥物種數排名前五的分別是龍羊峽水庫、更尕海、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貴德黃河清國家濕地公園、紮陵湖。水鳥數量排名前五的調查單元分別是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羊峽水庫、更尕海、紮陵湖、鄂陵湖。其中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斑頭雁、赤麻鴨和黑鸛監測數量超過其全球種群數量的1%。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青海分庫項目獲批
記者30日從青海省林草局獲悉,近期,“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青海分庫”項目獲得國家林草局批複。 [詳細] -
青海高原“小三亞”:生態黃河、璀璨非遺引客來
“沉寂了許久,今年五一小長假,德吉景區終於迎來開門紅,”奧鬆多傑說,“根據市場表現來看,景區‘開門紅’的效果甚至好於預期。我們對今年的文旅發展充滿期待。” [詳細] -
國網12年暖心相助:點亮黃河源頭萬家燈火
4月的黃河源頭第一縣——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室外溫度還停留在零下,瑪多縣民族寄宿製中學的12台量子電鍋爐正在正常運行,教室內暖意融融,琅琅的讀書聲回響在黃河源頭的雪山草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