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煤區不再燒煤 青海祁連山木裏拯救牛羊“食源”

發布時間:2023-05-12 15:5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開礦時土特別大,草上都是土,水坑坑裏都是黑水,放牧的羊都是黑蛋蛋,跟犛牛一個(ge) 顏色。”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木裏鎮,49歲的牧民久買(mai) 回憶說。

  木裏,藏語意為(wei) “燃燒的石頭”,地處祁連山南麓腹地,位於(yu) 黃河重要支流大通河源頭。這裏的礦區平均海拔4000多米,總麵積400平方公裏,已探明煤炭儲(chu) 量37.08億(yi) 噸。因2020年8月被曝長期存在大規模非法開采,青海省官方隨即啟動木裏礦區以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

  如今,記者目光可及之處或是天然的草原,或是人工種植金黃的草叢(cong) ,昔日的露天礦坑呈階梯狀被植被覆蓋。即便是大風刮過,看到的都是金燦燦的“草浪”,修複後礦坑深處滲出的地下水清澈湛藍。

  “現在看到的草是我們(men) 人工種起來的,給牧民發放禁牧補助後實施了封育禁牧,選聘60名管護員巡邏。”木裏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洛賽西旦介紹,在駐礦各有關(guan) 單位、企業(ye) 工作人員每日巡查的同時,管護員們(men) 進行全天候巡邏,建立了多層次的管護監督機製。

  每天天一亮,管護員們(men) 或是騎摩托,或是開上皮卡,開始一天的巡護。管護員久買(mai) 站在齊膝高的草叢(cong) 中,查看網圍欄。“車到不了的地方就走著去,要是有牛羊進到禁牧區,就趕出來,保證種的草能好好長出來。”久買(mai) 說,開始生態修複後,雖然家中的秋季草場被征去種草,但家裏養(yang) 的牛增加到了200頭。


今年3月,久買(mai) 正在查看種草複綠區域的網圍欄。 中新社記者 李雋 攝

  在木裏鎮,每走一段路就會(hui) 看到管護員或是單位職工,三三兩(liang) 兩(liang) 在網圍欄附近撿拾垃圾。“鎮屬4個(ge) 行政村,每個(ge) 月兩(liang) 次開展轄區範圍內(nei) 公路沿線和複綠區域周邊撿垃圾,村裏不定期,多數是自發的。”木裏鎮鎮長洛賽西旦說。

  “沒有汙染了,冬季草場可以放心吃,飼草不夠的時候就自己買(mai) 點。”每到一處,久買(mai) 都會(hui) 仔細查看草的長勢。“看,草芽芽又發上來了。”

  太陽快落山,久買(mai) 回到秋季草場的定居點,將煤塊放進火爐,剩餘(yu) 的煤渣被小心翼翼地收集起來。“家門口就是煤礦,但我們(men) 燒的煤都是從(cong) 外麵買(mai) 的,煤渣最後還可以倒成煤磚繼續燒。剛開始不理解,慢慢地看到草場恢複,山清水秀,也就理解了。”

  “近兩(liang) 年總有熊鑽到房子裏,政府給我們(men) 裝了防護網,平時巡草看到狼、狐狸,野驢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了。”從(cong) 小就在礦區長大的久買(mai) ,見證了木裏重獲牲畜“喜愛”。


2021年8月拍攝的聚乎更5號井生態修複後。 木裏生態環境局 供圖

  除種草複綠區域封育禁牧管護方案和監管製度,當地官方一體(ti) 推進采坑渣山治理、建築物拆除、生態損害賠償(chang) 等工作,與(yu) 5家企業(ye) 簽訂協議賠償(chang) 金共9.38億(yi) 元人民幣。2022年礦區補種3萬(wan) 畝(mu) 草,每名管護員負責500畝(mu) 種草區,進行全天候巡邏。

  中共青海省委書(shu) 記陳剛此前表示,要紮實推進木裏礦區以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各項工作,建立常態化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長效機製,承擔好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久久為(wei) 功打造生態文明高地。

  “目前,海西州33項整改任務已完成28項,剩餘(yu) 5項均取得實質性進展。”青海省海西州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邢高田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