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技術指導到地頭——區農科院有序開展春耕春播包保服務

發布時間:2023-05-30 09:43:00來源: 西藏日報

  今年以來,雅礱沿岸、高原腹地深處的村莊,專(zhuan) 家、技術人員出入的身影格外頻繁。為(wei) 追趕春光、不誤農(nong) 時,西藏提前部署農(nong) 牧科技下鄉(xiang) 技術包保服務工作。

  連月來,自治區農(nong) 科院選派近20名科技人員專(zhuan) 門負責農(nong) 科院包保服務,赴拉薩、山南、日喀則、那曲、昌都等地開展了青稞“藏青3000”、油菜“大地95”、小麥“高原437”等農(nong) 作物新品種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服務和培訓,針對犛牛養(yang) 殖、藏雞飼養(yang) 、綿羊短期育肥、動物疫病防控等,進行了深入調研與(yu) 技術指導。

  “春天指導好,後期田間管理、牲畜養(yang) 殖就變容易了。”區農(nong) 科院春耕春播包保服務相關(guan) 負責人說。

  目前西藏冬小麥種植區域已陸續進入拔節、孕穗、灌漿等關(guan) 鍵時期,各技術示範點接羔育幼、動物疾病防治工作有序進行。截至目前,區農(nong) 科院就春耕春播工作開展各類技術培訓與(yu) 指導3000餘(yu) 人次,發放動物防疫藥品20餘(yu) 箱,贈送飼羊專(zhuan) 用精料10餘(yu) 噸。

  近年來,邀請農(nong) 牧業(ye) 專(zhuan) 家為(wei) 農(nong) 牧民解惑傳(chuan) 經,在西藏已經是一項常規動作。做好種植養(yang) 殖技術服務已成為(wei) 每年全區部署春耕備耕工作的一項議題。

  得益於(yu) 全區農(nong) 牧係統長期的技術指導,一批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強村成為(wei) “明星村”,在高原特色產(chan) 業(ye) 中閃閃發亮。

  區農(nong) 科院科技人員長期蹲點幫扶的那曲市聶榮縣色慶鄉(xiang) ,在技術指導下,當地犛牛及其製品成了支柱產(chan) 業(ye) ,昔日的“窮山窩”變成了今日的“金旮旯”。

  設在白朗縣嘎東(dong) 鎮白雪村的自治區農(nong) 業(ye) 所白朗試驗站,成了周邊群眾(zhong) 種植青稞和小麥“取經問道”的好去處。有疑問找專(zhuan) 家,成了周圍種糧大戶的首選。“平時有小問題,通過微信就解決(jue) 了;有大問題,技術人員會(hui) 立馬到地裏來現場指導。”村民達娃說。

  山南市紮囊縣紮其鄉(xiang) 藏仲村,在國家蜂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拉薩綜合試驗站科技人員的指導下,蜂蜜產(chan) 業(ye) 已經成了該村的致富法寶。

  據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區農(nong) 科院將根據各地市的資源稟賦與(yu) 生產(chan) 情況等,因地製宜、分類指導,采取手把手、麵對麵的方式持續推進包保服務,在關(guan) 鍵農(nong) 時,選派科技人員下沉生產(chan) 第一線,為(wei) 全力保障西藏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提質增效貢獻科研力量。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增進民生福祉 描繪幸福畫卷

    “現在春灌真是太方便了,每年這個時候,電力公司的師傅們都會提前幫我們排查、解決各種用電問題。”曲水縣茶巴拉鄉色麥村村委會副主任次旦說。 [詳細]
  • 莊嚴在拉薩市林周縣考察春耕春播工作時強調

    日前,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莊嚴來到拉薩市林周縣就春耕春播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障糧食安全的係列重要指示精神。[詳細]
  • 西藏察隅珞巴族:水稻田裏春耕忙

    4月春風和煦,32歲的珞巴族姑娘安陽麗,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水稻田裏,熟練操作著旋耕機對自家7畝地進行翻土。頭頂太陽,安陽麗皮膚曬得黝黑,汗珠順著臉頰不停往下流。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