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運營和在建裏程逾5400公裏
中新網廣州5月28日電(王華 溫美春 吳秋韻)經過多年發展,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逐漸形成“國鐵幹線、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三級網絡。記者28日從(cong) 廣州地鐵集團獲悉,大灣區內(nei) 運營和在建的軌道交通裏程超5400公裏,遠期規劃總裏程將逾1萬(wan) 公裏。
5月27日至28日,第一屆大灣區現代軌道交通技術學術論壇(灣區論壇)暨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現代軌道交通協同創新中心年會(hui) 在廣州舉(ju) 行。廣州地鐵集團總經理劉智成作了《大灣區城市軌道交通融合創新發展的探索與(yu) 實踐》報告。
據介紹,大灣區正在進行城市軌道交通融合,已先後開通廣佛線、佛山二號線、廣州7號線西延線三條線路。數據顯示,城際線路通勤功能凸顯、換乘客流比例高,客流增長較快,實現了佛山中心與(yu) 廣州中心快速通達,初步形成了單區域同城化向全市域同城化的格局。
需要指出的是,珠三角城際鐵路采用了與(yu) 國鐵相同的技術標準,具有天然的城際與(yu) 國鐵互聯互通條件。2020年10月,廣州地鐵獲得城際鐵路運輸許可證。
廣州地鐵集團副總經理蔡昌俊表示,經多年建設,大灣區軌道交通逐漸形成多層次、多製式、多運營主體(ti) 的格局,“軌道上的大灣區”就是新時代高水平、高質量的互聯互通,將實現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
據了解,當前,廣州地鐵集團正全麵推進21條約613公裏地鐵和城際線路建設,統籌實施32個(ge) 國鐵、綜合交通樞紐、市政道路項目投資建設;並提出了“多網融合金字塔”型的規劃方法與(yu) 技術路線,通過線網優(you) 化調整,實現高鐵進城、城際進中心、一票通達三大目標,構建區域1小時生活圈。
蔡昌俊稱,預計到2035年,大灣區軌道交通運營規模達7500公裏,其中,鐵路+城際近3500公裏,城市軌道交通近4000公裏,將覆蓋100%縣級以上城市,80%規劃人口5萬(wan) 以上城鎮,構建區域1小時生活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