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老人王興邦:以花為媒 建設西藏
圖為(wei) 拉薩高新區濕地公園內(nei) ,王興(xing) 邦老人種植的高原睡蓮。 拉薩融媒記者 李從(cong) 芳攝
睡蓮,又稱花中“睡美人”,主要生長在南方地區。近年來,在拉薩,人們(men) 也可以看到她的身影,池塘裏、庭院間,粉色、白色的睡蓮亭亭玉立,聖潔、端莊,為(wei) 拉薩這座高原城市增添了一抹別樣的江南色彩。這離不開一位七旬老人——王興(xing) 邦。
王興(xing) 邦,安徽阜陽人,現為(wei) 西藏高原水生植物培育實驗基地負責人、拉薩聖源荷花培育有限責任公司法人。1987年,正值青年的王興(xing) 邦來到西藏,參與(yu) 西藏建設。花甲之年,本應該享受退休生活,但這位堅強的老人總想為(wei) 西藏做點什麽(me) 。在王興(xing) 邦的心中,蓮花代表聖潔、美麗(li) ,就像拉薩這座美麗(li) 的高原城市一樣,2013年起,王興(xing) 邦開始在拉薩試種植蓮花。
經過反複試驗,王興(xing) 邦從(cong) 全國各地引進的蓮花種苗逐漸適應高原環境,從(cong) 盆裏移栽到池塘後,成活率達到90%以上。2019年,在拉薩高新區管委會(hui) 的支持下,王興(xing) 邦又獨自一人到拉薩高新區濕地公園內(nei) 種植蓮花。據王興(xing) 邦回憶,那時的濕地公園僅(jin) 是一片兩(liang) 三百畝(mu) 地的灘塗地,環境髒亂(luan) 差,無人管理。夏季漲水後,形成高低不平的窪地,冬季來臨(lin) ,土壤裸露。
來到這裏後,王興(xing) 邦先後投入100餘(yu) 萬(wan) 元,平整土地、修建池塘,經過近3年的艱辛努力,這塊荒廢的灘塗地變得環境優(you) 美起來。走進該濕地公園,垂柳環繞,大大小小的池塘星羅棋布地散落其間。水麵一朵朵睡蓮風姿綽約,白色、粉色、玫紅色,如詩如畫。“現在我在這邊挖了6個(ge) 池塘,種的睡蓮有40餘(yu) 畝(mu) ,大概有4個(ge) 品種。天氣好的時候,這些睡蓮都會(hui) 開放,顏色特別鮮豔,特別美麗(li) 。”王興(xing) 邦說。
據王興(xing) 邦介紹,睡蓮不僅(jin) 具有極高的觀賞價(jia) 值,還具有淨化水質的作用。在拉薩這座高原城市,把蓮花種好,是王興(xing) 邦的初衷,也是他的夢想。在王興(xing) 邦的持續努力下,不光拉薩高新區濕地公園,拉薩高新區水係公園、羅布林卡公園,日喀則、林芝,都能看到高原睡蓮的身影。
“我今年70多歲了,在西藏待了近40年,有生之年,在我能動的情況下,隻要有水的地方、願意種的地方,我都親(qin) 臨(lin) 現場種植,並把她種好,這是我最大的決(jue) 心和願望。”王興(xing) 邦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手握綠色“畫筆” 描繪美麗高原
“沙漠化土地的治理必定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會不斷加強學習,將所學知識用於本職工作,為阿裏的生態文明建設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詳細] -
天空更純淨 空氣更清新
“我在成都提的車,花了600元就實現了川藏線純電自駕遊,從成都回到了拉薩。”在拉薩工作的特斯拉車主徐女士說。 [詳細] -
山南市加快推進水利事業:護水興水 潤澤雅礱
在措美縣措美鎮雪熱村下巴水庫建設現場,機器轟鳴,工程車輛往來不斷,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加快作業步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