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印發《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

焦以璿 發布時間:2019-04-04 10:57: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4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發布了《建設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實施辦法(試行)》,明確按照政府引導、企業(ye) 自願、平等擇優(you) 、先建後認、動態實施的基本原則建設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根據《辦法》,對進入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認證目錄的企業(ye) ,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並按規定落實相關(guan) 稅收政策。

  政府引導,激發企業(ye) 內(nei) 生動力

  深化產(chan) 教融合是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明確的改革任務。國家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建設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是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推動教育改革,重塑我國人力資源優(you) 勢的實踐創新;是培育市場創新主體(ti) ,打造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內(nei) 在需求。

  據介紹,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是指深度參與(yu) 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職業(ye) 院校、高等學校辦學和深化改革中發揮重要主體(ti) 作用,行為(wei) 規範、成效顯著,創造較大社會(hui) 價(jia) 值,對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質量,增強吸引力和競爭(zheng) 力,具有較強帶動引領示範效應的企業(ye) 。

  開展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建設培育工作,我國具有紮實的產(chan) 業(ye) 基礎。截至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共37.27萬(wan) 個(ge) ,其中大中型工業(ye) 企業(ye) 5.89萬(wan) 個(ge) ,此外還有數以萬(wan) 計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和社會(hui) 性服務業(ye) 企業(ye) 。

  國家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建設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的政策設計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有效引導和充分激發企業(ye) 的內(nei) 生動力,在鼓勵企業(ye) 率先探索的同時,積極加大政府支持引導力度,形成“先行者先受益”的政策激勵效應,將企業(ye) 參與(yu) 產(chan) 教融合改革從(cong) “要我做”變成“我要做”,營造企業(ye) 積極投入、競相參與(yu) 良好氛圍,把數以萬(wan) 計的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打造成為(wei) 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學習(xi) 工廠”。

  設置基本條件,明確建設重點

  《實施辦法》設置了建設培育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的基本條件,鼓勵各類企業(ye) 平等申報、踴躍參加。同時,根據國家發展戰略和重大需求,列出重點建設培育的企業(ye) 範圍。

  為(wei) 強化服務產(chan) 業(ye) 的政策導向,《辦法》要求重點建設培育主動推進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優(you) 質企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智能製造、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急需產(chan) 業(ye) 領域企業(ye) ,以及養(yang) 老、家政、托幼、健康等社會(hui) 領域龍頭企業(ye) 。優(you) 先考慮緊密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主動加大人力資本投資,發展潛力大,履行社會(hui) 責任貢獻突出的企業(ye) 。

  《辦法》提出的建設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的6項基本條件可大致歸結為(wei) 兩(liang) 類:一是企業(ye) 自身能夠提供相對完整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要素。比如,獨立舉(ju) 辦或作為(wei) 重要舉(ju) 辦者參與(yu) 舉(ju) 辦職業(ye) 院校,或承擔現代學徒製、1+X證書(shu) 製度試點任務,能夠接收學生開展規模化、規範化實習(xi) 實訓。二是企業(ye) 開展實質性校企合作,推動構建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ti) 。包括加大資本、技術、知識、設施、管理等要素投入,通過設備捐贈、訂單培養(yang) 、共建實訓基地、共享知識產(chan) 權等發揮重要辦學主體(ti) 作用。

  “先建後認”,給予政策激勵

  對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給予何種鼓勵政策?《辦法》要求省級政府落實國家支持企業(ye) 參與(yu) 舉(ju) 辦職業(ye) 教育的各項優(you) 惠政策,實行定期跟蹤、跟進服務,確保落地;結合開展產(chan) 教融合建設試點,在項目審批、購買(mai) 服務、金融支持、用地政策等方麵對建設培育企業(ye) 給予便利的支持服務。進入認證目錄企業(ye) ,國家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並按規定落實相關(guan) 稅收政策。激勵政策與(yu) 企業(ye) 投資興(xing) 辦職業(ye) 教育、接收學生實習(xi) 實訓、接納教師崗位實踐、開展校企深度合作、建設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等工作相掛鉤。

  據國家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建設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采用“先建後認”的後評價(jia) 實施路徑,鼓勵各類企業(ye) 積極參與(yu) ,先行先試,充分調動全社會(hui) 參與(yu) 積極性。按照動態實施要求,進入認證目錄的企業(ye) 建立實施推進產(chan) 教融合工作年報製度,報省級發展改革、教育行政部門備案,並按程序向全社會(hui) 公示。每3年進行資格複核,不合格的不再保留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資格。

  如何開展產(chan) 教融合企業(ye) 的建設實施工作?《辦法》明確,建設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按照政府引導、企業(ye) 自願、平等擇優(you) 、先建後認、動態實施的基本原則開展。省級行政區域內(nei) 的企業(ye) 按照自願申報、複核確認、建設培育、認證評價(jia) 程序開展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建設。中央企業(ye) 、全國性特大型民營企業(ye) 整體(ti) 申報建設國家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由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部署實施。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