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自治區圖書館去年接待到館讀者超16萬人次

韓海蘭 發布時間:2020-03-20 10:22:00來源: 西藏日報


正在西藏自治區圖書(shu) 館看書(shu) 的小朋友。 文/圖 記者 韓海蘭(lan)

  近日,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圖書(shu) 館了解到,2019年,自治區圖書(shu) 館堅持“一切為(wei) 了讀者、為(wei) 了讀者的一切”的工作理念,積極發揮公共圖書(shu) 館職能職責,大力實施免費開放、深入推進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著力加強藏文古籍保護等工作,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推動“書(shu) 香西藏”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2019年,自治區圖書(shu) 館接待到館讀者16萬(wan) 餘(yu) 人次,借閱圖書(shu) 1.9萬(wan) 冊(ce) 。

  推進館藏特色資源建設

  豐(feng) 富數字圖書(shu) 館服務內(nei) 容

  2019年,自治區圖書(shu) 館著力優(you) 化圖書(shu) 結構,推進館藏特色資源建設,豐(feng) 富數字圖書(shu) 館服務內(nei) 容,全年購置圖書(shu) 5869種21280冊(ce) ,購置期刊1018種、報紙209種,電子圖書(shu) 20萬(wan) 餘(yu) 種,電子期刊報紙3700種。完成《藏族傳(chuan) 統建築文化專(zhuan) 題片》《微觀藏族飲食文化(二)》等4個(ge) 特色資源建設和500個(ge) 小時優(you) 秀資源的譯製,完成167函24126葉48598頁,總量5.94TB館藏珍貴古籍的數字化。

  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wei) 契機,自治區圖書(shu) 館立足存在的突出問題,製定出台《西藏自治區窗口行業(ye) 部門行為(wei) 規範》,啟動實施藏文圖書(shu) 補藏、藏文編目規則製定工作和藏文古籍數字化項目。出台實施《中共西藏自治區圖書(shu) 館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三重一大”決(jue) 策製度的實施細則》等10項規章製度,促進各類工作規範有序推進。

  不斷擴大輻射麵

  閱讀推廣成效明顯

  2019年,自治區圖書(shu) 館接待到館讀者16萬(wan) 餘(yu) 人次,借閱圖書(shu) 1.9萬(wan) 冊(ce) ,下載圖書(shu) 11萬(wan) 餘(yu) 冊(ce) ,西藏數字文化網藏漢雙語版總訪問量超200萬(wan) 人次,微信公眾(zhong) 平台發布消息總數318次,關(guan) 注量達1.65萬(wan) 人次,開辟“CNKI西藏地方文獻服務平台”,掛牌設立自治區社科普及宣傳(chuan) 基地,自治區圖書(shu) 館的讀者群不斷增長,影響力不斷擴大。相繼舉(ju) 辦迎新讀者座談會(hui) 、“4·23”世界讀書(shu) 日主題活動”“西圖講壇”“阿佳講故事”“閱讀點亮光明”、無障礙電影進校園等150餘(yu) 場各類閱讀推廣活動;向各級基層單位配贈圖書(shu) 13624冊(ce) ;麵向社會(hui) 聘請首批西藏自治區閱讀推廣人;向首批幼兒(er) 園閱讀推廣人頒發了證書(shu) ;開展“藏漢雙語朗誦比賽”等形式多樣的網絡閱讀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網絡讀書(shu) 氛圍,閱讀推廣成效顯著。

  推進普查見底

  古籍保護利用有效加強

  2019年,自治區圖書(shu) 館協同羅布林卡管理處完成884函古籍的深入普查登記;委派專(zhuan) 家配合布達拉宮完成1256函古籍普查,完成532葉破損古籍修複,藏文古籍修複檔案標準框架初步成型。完成山南市、昌都市、拉薩市和羅布林卡共計3445函古籍普查數據的匯總、整理、錄入。開展“2019中華古籍普查文化誌願活動——西藏行”,完成日喀則紮什倫(lun) 布寺1188函的古籍普查,拍攝3500餘(yu) 張書(shu) 影。在自治區監獄分館設立了“藏文古籍修複分中心”,向服刑人員傳(chuan) 授古籍修複技藝。

  2020年,自治區圖書(shu) 館將重點圍繞強化意識形態工作主陣地、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提高服務效能、保護傳(chuan) 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保障基層文化服務、推進重點改革任務等工作,強化使命,輻射帶動全區各級公共圖書(shu) 館,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全區各級公共圖書(shu) 館成為(wei) 構建學習(xi) 型社會(hui) 的重要陣地,成為(wei) 全民閱讀、傳(chuan) 播知識、提升公眾(zhong) 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平台,成為(wei) 推動西藏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興(xing) 盛的重要力量。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