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山西太原:為高質量普惠強基固本

趙岩 發布時間:2020-05-18 15:00: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學前教育投入如何保證?小區配套園、無證園如何治理?普惠性民辦園如何提質?近年來,山西省太原市聚焦學前教育突出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zhong) 呼聲,按照全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製定的目標,以“三率一清除”(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普惠性幼兒(er) 園在園幼兒(er) 覆蓋率、公辦園在園幼兒(er) 占比、清除無證園)為(wei) 主線,堅持政府主導,從(cong) 經費保障、規範治理、樹標提質、師資培訓入手,全麵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工程,不斷擴充普惠性教育資源,逐步實現學前教育高質量普惠,切實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上公辦園難、上民辦園貴”難題。

  “強基”:設立專(zhuan) 項經費,擴大普惠資源

  “太好了,每月的費用能減少600多元,壓力小多了!”2019年12月底,位於(yu) 太原市小店區首開國風上觀小區的300多位家長,得知所在小區藍天幼兒(er) 園將按照政府要求轉為(wei) 普惠性民辦園後,十分高興(xing) 。當年,太原市認定普惠性民辦園59所,惠及近萬(wan) 戶家庭。

  2019年,太原市共有各級各類幼兒(er) 園728所,另有小學附設幼兒(er) 班145個(ge) ,在園幼兒(er) 11.38萬(wan) 人,教職工1.77萬(wan) 人,其中公辦園445所、民辦園283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5.91%,公辦園在園幼兒(er) 占比60.5%,普惠性幼兒(er) 園在園幼兒(er) 覆蓋率85.6%。

  堅持公辦園為(wei) 主、普惠性民辦園為(wei) 輔的辦園格局,是太原市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思路。基於(yu) 此,近年來,該市通過設立學前教育發展專(zhuan) 項經費、加大政府購買(mai) 服務投入、實行以獎代補等舉(ju) 措,重點支持農(nong) 村幼兒(er) 園、普惠性民辦園發展,擴大普惠性資源覆蓋麵。

  太原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樹紅告訴記者,自2017年以來,太原市每年下撥1000萬(wan) 元專(zhuan) 項經費用於(yu) 學前教育獎補,並納入政府財政預算。2019年,太原市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總投入2398萬(wan) 元,重點用於(yu) 普惠性幼兒(er) 園建設、普惠性民辦園認定扶持、改善辦園條件等。

  近3年來,太原市連續製定普惠性民辦園認定任務和扶持措施,並列入同年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任務。2019年認定59所,增加普惠學位9200餘(yu) 個(ge) 。3年累計認定187所,普惠學位總量達9.7萬(wan) 餘(yu) 個(ge) 。

  “清障”:規範治理小區配套園、無證園

  “有違法違規、不履行承諾等不良行為(wei) 的開發建設單位和幼兒(er) 園舉(ju) 辦者,納入‘黑名單’並向社會(hui) 公布”……2019年10月,隨著《太原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er) 園治理工作方案》的頒布,該市“2019—2020年城鎮小區配套幼兒(er) 園攻堅建設年”行動拉開序幕。

  以副市長車建華為(wei) 組長的領導小組聯合12家相關(guan) 單位,按照《方案》製定了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多次召開會(hui) 議,對摸排出的105所小區配套園做出了“存量”和“增量”的合理分類,剖析出以“移交”為(wei) 焦點的難點問題。

  “我們(men) 對其中需要治理的97所幼兒(er) 園製定了‘一園一案’‘一園一策’治理措施,並實施‘季度製’專(zhuan) 項督查,促進治理工作有序落實。”王樹紅介紹。

  將看護點建設作為(wei) 全市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個(ge) 重要補充,是太原市根據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情況采取的務實舉(ju) 措。2018年初,太原市教育局聯合公安等五部門發通知,規定由街道辦事處和鄉(xiang) 鎮人民政府負責看護點的安全、衛生等日常管理,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業(ye) 務指導並監管。2019年共認定看護點199個(ge) ,取締無證園100餘(yu) 所。

  目前,該市陽曲縣、古交市已實現無證園“清零”,學前教育規範化治理工作紮實推進。

  “樹標”:以點帶麵促優(you) 質發展

  “整天就是讓孩子玩,那和在家有什麽(me) 區別?送到幼兒(er) 園就是讓學東(dong) 西的,白花錢了!”“小學化”頑疾在一些家長特別是農(nong) 村家長心中根深蒂固。太原市清徐縣學前教育“去小學化”行動開展之初,這樣的質疑司空見慣。

  清徐縣現有幼兒(er) 園119所,幼兒(er) 總數11073人,教職工1313人,而公辦教師隻有163名。“由於(yu) 師資短缺和管理理念滯後,好多村辦園‘小學化’現象十分嚴(yan) 重。”清徐縣教科局副局長鄭建強說。

  作為(wei) 省級學前教育改革發展試點實驗區,清徐縣近年來先後出台一係列文件,成立學前教育改革發展試點實驗區中心教研組,以“去小學化”為(wei) 突破口,設立16所“以遊戲活動去小學化”改革實驗園,選派16名公辦教師擔任園長,並由清源、東(dong) 湖和宏樂(le) 3所縣直園牽頭,成立3個(ge) 幫扶聯盟,輻射全縣所有幼兒(er) 園。

  “‘去小學化’的阻力主要來自家長。”2018年11月,3個(ge) 幫扶聯盟成立了“去小學化”巡講團,以《如何培養(yang) 一個(ge) 健康的好孩子》為(wei) 主題,赴各自幫扶聯盟結對園給農(nong) 村家長舉(ju) 行講座及現場答疑,其間共巡講13場,受益家長5000人次。

  巡講團成員深入淺出的講解、耐心細致的示範,很好地打消了家長的擔憂和疑慮,許多家長主動聯係幼兒(er) 園製作各種活動PPT課件,並來園為(wei) 孩子們(men) 講解示範,有的孩子的爺爺奶奶還來園手把手指導孩子們(men) 如何鬆土、播種、澆水種植蔬菜瓜果,深受孩子們(men) 喜愛。“孩子們(men) 臉上的笑容多了,家長們(men) 也在慢慢轉變觀念。”清徐縣教科局局長魏春雷說。

  “立標樹榜,為(wei) 的是帶動全麵發展。”近年來,太原市精心打造了一批學前教育標杆縣、區(市)。除了清徐縣,還有萬(wan) 柏林區以集團化管理模式發揮公辦優(you) 質資源優(you) 勢接收並辦好小區配套園,以及迎澤區健全教研機製提升學前教育內(nei) 涵發展、杏花嶺區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製等各具特色的做法,這些“標杆”在全市得到推廣,為(wei) 更多的普惠性幼兒(er) 園提供了如何規範辦園、提高專(zhuan) 業(ye) 品質的好思路、好方法。

  “固本”:構建“4+4+3”培訓體(ti) 係,變“輸血”為(wei) “造血”

  從(cong) 2017年至今,太原市連續3年共認定普惠性民辦園187所,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從(cong) 77.9%到今年的85.6%,共提高了7.7個(ge) 百分點,普惠性建設邁出了大大的一步。

  在太原市教育局幼教科科長田小真看來,“普惠的意義(yi) 不僅(jin) 是收費降低,更重要的是保教質量有保障”,提高教師素質是確保優(you) 質普惠“根本的根本”。

  2018年以來,太原市實施普惠性民辦園全員培訓工程,一手抓規模擴充,一手抓師資素養(yang) 提升,構建起了“4+4+3”培訓體(ti) 係:以國培、市培、區培、園培4級層麵,高校外培、專(zhuan) 家內(nei) 培、送教下區、跟崗實踐4種模式,依托北師大、太原幼專(zhuan) 、市直屬園3個(ge) 單位協同開展培訓。

  “人員工資壓力大、培訓經費不足、非學前專(zhuan) 業(ye) 教師多、保教經驗少,是目前普惠性民辦園辦園質量不高的根本原因。”田小真介紹,“在太原市187所普惠性民辦園中,四、五星級的隻有43所。”

  為(wei) 扶持好占“半壁江山”的普惠性民辦園,太原市教育局把更多參加培訓的機會(hui) 給了這些園的教師。2018—2019年全市共投入60餘(yu) 萬(wan) 元,培訓普惠性民辦園教職工,預計到2020年年底完成普惠性民辦園師資培訓“全覆蓋”。

  在此基礎上,太原市還建立了市、區、園三級幫扶體(ti) 係,迎澤區、杏花嶺區、萬(wan) 柏林區分別與(yu) 婁煩縣、陽曲縣、古交市結成幫扶對子,89所優(you) 質園與(yu) 187所普惠性民辦園建立交流平台,采用優(you) 質園綜合指導、專(zhuan) 題講座送教、薄弱園跟班實地觀摩學習(xi) 等方式進行幫扶,幫普惠性民辦園實現從(cong) “輸血”到“造血”的亮麗(li) 轉身,使其教育教學、環境創設、遊戲活動等工作質量明顯提升。2018年和2019年,先後有19所普惠性民辦園晉升為(wei) 四、五星級幼兒(er) 園。

  太原市教育局局長梁宏宇表示,下一步,太原市將認真落實山西省委、省政府《關(guan) 於(yu) 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到2020年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6%、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達到90%、公辦園在園幼兒(er) 占比達到63%、清除無證園的“三率一清除”工作目標,進一步推進學前教育優(you) 質普惠發展。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