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校園不是秀場 節約無需“演戲”

喬杉 發布時間:2020-10-12 14:06: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hui) 辦公室日前發出提示稱,《教育係統“製止餐飲浪費 培養(yang) 節約習(xi) 慣”行動方案》印發以來,各地各校高度重視,紛紛結合本地本校實際,製定了有針對性、可操作的工作舉(ju) 措,有效製止了校園餐飲浪費現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個(ge) 別地方和學校認識不準確、理解不到位,出現了要求學生“背誦餐歌打卡”“浪費一粒米做一道選擇題”等形式主義(yi) 做法,亟待認真糾正。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si) 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製止餐飲浪費,培養(yang) 節約習(xi) 慣,的確需要從(cong) 娃娃抓起。一方麵,紐扣要從(cong) 第一粒扣好,人也要從(cong) 小樹立節約意識。另一方麵,孩子在許多方麵可以成為(wei) 大人的良師,在現代家庭和社會(hui) 結構中,孩子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他們(men) 的認識和行為(wei) 也在深深地影響著家庭和社會(hui) 。在文明城市創建中,類似“小手牽大手”等活動取得的成果就說明了這一點。

  現在的問題是,一些地方把“好經”念歪了。很多學校嚴(yan) 格管理、科學管理,包括從(cong) 生產(chan) 環節抓起,通過精心烹製菜肴、科學製定菜譜等方法,把反浪費落細落實。但也有一些學校做出了小兒(er) 科的事情,有的追求形式,為(wei) 了材料好看,能夠應付上級,把孩子當成工具,不問實際結果;有的急於(yu) 求成,一聲令下就要到位;有的胡攪蠻纏,工作不細,方法不當,簡單地拿起懲戒的尺子,想要“嚇”出一個(ge) 好習(xi) 慣。

  這些做法,打著創新的幌子,舉(ju) 著重視的旗子,實際上卻穿著形式主義(yi) 的內(nei) 衣,有的還有著官僚主義(yi) 的根子。正如“浪費一粒米做一道選擇題”,能取得多大的成果,不是形式主義(yi) 又是什麽(me) ?這些做法的真正危害,不僅(jin) 在於(yu) 狠狠紮下釘子,激發逆反心理,還可能在孩子心中深深地埋下種子,影響他們(men) 的健康成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為(wei) 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孩子們(men) 會(hui) 看不出這是形式主義(yi) 嗎?

  針對這個(ge) 問題,國務院教育督導辦提示:製止校園餐飲浪費不能“走偏走樣”。這不是要否認教育係統開展“製止餐飲浪費 培養(yang) 節約習(xi) 慣”行動的必要性,也不是要否認教育係統前期努力取得的成果,而是要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修正。教育無小事,發生在校園裏的一切都不是小事,尤其是一些傾(qing) 向性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教育也不是易事,不能違背教育規律,尤其是涉及到習(xi) 慣養(yang) 成,不能劍走偏鋒,不能幻想一蹴而就,而是要有潛移默化的功夫,要有滴水穿石的功力,踏踏實實地去做。

  需要指出,類似上述“走偏走樣”的做法,不僅(jin) 存在於(yu) 校園,在社會(hui) 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呈現,有的還十分嚴(yan) 重。一段時間以來,媒體(ti) 報道了不少這樣的典型,有的停留於(yu) 喊口號,有的得意於(yu) 趕時髦,有的甚至出現了“高級黑”“低級紅”。這些做法的根源就在於(yu) 形式主義(yi) ,表現為(wei) 隻想投機取巧,不願腳踏實地,隻做表麵文章,不願從(cong) 細從(cong) 實,隻求雨過地皮濕,不管風過了無痕。至於(yu) 說層層傳(chuan) 遞壓力,檢查考核頂格,唯恐失分被批,不顧用力過猛,同樣也是一種形式主義(yi) 。

  校園不是秀場,節約無需“演戲”。教育係統“製止餐飲浪費 培養(yang) 節約習(xi) 慣”是一道必答題,答好這道題必須力戒形式主義(yi) ,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出細活和精活,讓勤儉(jian) 節約成為(wei) 廣大師生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的生活習(xi) 慣和人生態度。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