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城關區舉行2020年就業創業資金兌現會
圖由城關(guan) 區人社局提供
近日,拉薩城關(guan) 區人社局共為(wei) 22名創業(ye) 大學生兌(dui) 現110萬(wan) 元獎勵資金,66名就業(ye) 大學生兌(dui) 現132萬(wan) 元獎勵資金,15家企業(ye) 兌(dui) 現28萬(wan) 元吸納就業(ye) 獎勵資金,共發放270萬(wan) 元獎勵金額。下一步,拉薩城關(guan) 區人社局將按照“一減二增加”的原則,在優(you) 化就業(ye) 環境、調動內(nei) 生動力等方麵持續發力,加大力度實施穩企減免政策,並以優(you) 惠政策的落實落地鼓勵企業(ye) 繼續為(wei) 大學生提供更多更優(you) 質的就業(ye) 崗位,帶動更多高校畢業(ye) 生市場就業(ye) 。
近日,記者從(cong) 拉薩城關(guan) 區人社局了解到,為(wei) 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拉薩城關(guan) 區人社局聯合多部門開展城關(guan) 區2020年就業(ye) 創業(ye) 資金兌(dui) 現會(hui) 。會(hui) 上,拉薩城關(guan) 區人社局共為(wei) 22名創業(ye) 大學生兌(dui) 現110萬(wan) 元獎勵資金,66名就業(ye) 大學生兌(dui) 現132萬(wan) 元獎勵資金,15家企業(ye) 兌(dui) 現28萬(wan) 元吸納就業(ye) 獎勵資金,共發放270萬(wan) 元獎勵金,切實以就業(ye) 創業(ye) 雙向獎勵政策的落地,促進城關(guan) 區高校畢業(ye) 生工作開展。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拉薩城關(guan) 區人社局成立城關(guan) 區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領導小組,借助抖音平台舉(ju) 辦網紅直播招聘會(hui) ,邀請具有專(zhuan) 業(ye) 就業(ye) 政策知識的網絡達人擔任主播,圍繞就業(ye) 形勢、就業(ye) 政策、就業(ye) 創業(ye) 典型案例等進行宣傳(chuan) 解讀,積極探索實踐“就業(ye) 需求線上報、就業(ye) 崗位線上找、就業(ye) 服務線上辦”的新型招聘模式;並采用“結對幫扶”的模式,建立“幹部結對”與(yu) “單位結對”的點麵結合結對模式,由62家單位1044名黨(dang) 員幹部與(yu) 1890名應屆高校畢業(ye) 生結成幫扶對子,實現就業(ye) 幫扶全覆蓋。
拉薩城關(guan) 區人社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按照“一減二增加”的原則,在優(you) 化就業(ye) 環境、調動內(nei) 生動力等方麵持續發力,加大力度實施穩企減免政策,並以優(you) 惠政策的落實落地鼓勵企業(ye) 繼續為(wei) 大學生提供更多更優(you) 質的就業(ye) 崗位,帶動更多高校畢業(ye) 生實現市場就業(ye) 。同時依托“千人工程”,圍繞市場需求,創造性開展“訂單式”培訓模式,實現對有就業(ye) 意願的高校畢業(ye) 生技能培訓“全覆蓋”,並積極引導高校畢業(ye) 生與(yu) 城關(guan) 區人社局對接崗位,助力市場就業(ye) 。此外,各企業(ye) 要切實履行好社會(hui) 責任,繼續為(wei) 大學生提供更多更優(you) 質的就業(ye) 崗位帶動更多城關(guan) 區戶籍高校畢業(ye) 生市場就業(ye) 。各高校畢業(ye) 生也要加快就業(ye) 創業(ye) 獎勵資金的申報進度,及時享受政策,讓更多有就業(ye) 創業(ye) 意願的人員及時體(ti) 會(hui) 到政策的優(you) 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智慧工會推進工作會在拉薩召開
日前,西藏智慧工會推進工作會議順利召開。全區各地市總工會(工會辦事處)網絡工作人員,區總工會機關、直屬單位全體幹部職工參加了會議。[詳細] -
青海雜多小學生傳承格薩爾說唱
格薩爾史詩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青海省雜多縣第二民族完全小學自2016年起組建格薩爾文化傳承班,這其中包括環保班級、格薩爾書法班級、哈達說班級等九種類型。[詳細] -
西藏自治區高中教師教學競賽決賽舉行
近日,由西藏自治區教育廳主辦、拉薩市教育局協辦、拉薩中學和拉薩市第三高級中學承辦的2020年全區高中教師教學競賽決賽在西藏拉薩中學舉行。 [詳細] -
西藏拉薩市少年宮:40年守護成長 搭建少兒培訓平台
作為青少年校外培訓基地,拉薩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簡稱:少年宮)成立40年來,始終把服務社會放在首位,不斷探索和完善少年宮的管理,充分發揮其職能,使之成為少兒之家、孩子們的朋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