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李雪琴受追棒 顛覆了名校高材生的“精英人設”

任冠青 發布時間:2020-10-16 16:2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最近,隨著脫口秀的大火,我的朋友圈裏忽然多了好幾位李雪琴的粉絲(si) 。她的表演方式鬆弛且接地氣,笑料出其不意又耐人尋味,似乎不太符合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名校“精英人設”。不同於(yu) 其他北大畢業(ye) 的同學,李雪琴的職業(ye) 道路有些另類:她沒有做過一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而是拍短視頻、做網紅,隨後又成為(wei) 脫口秀領域的一匹黑馬。

  人大畢業(ye) 生棄40萬(wan) 元年薪學做小麵、清華畢業(ye) 生以說相聲為(wei) 業(ye) 、海歸碩士應聘汽車維修工……不難發現,無論是在新聞報道還是身邊案例中,高材生的人生選擇正越來越多元,“不走尋常路”的情況更加常見,指責這是“誤入歧途”“人才錯配”的觀點也逐漸失去市場。

  其實,高材生開拓新的職業(ye) 方向,是社會(hui) 發展和進步的必然。站在大學的平台上,人生的更多可能性被鋪展開來,職業(ye) 驢友、區塊鏈工程師、脫口秀演員等新型職業(ye) 的出現,也讓更多人找到了真正的誌趣所在。

  與(yu) 此同時,不少人在本專(zhuan) 業(ye) 摸索和學習(xi) 後,會(hui) 發現既定的單一人生軌道並不適合自己。比如,我身邊就有朋友在金融領域實習(xi) 後,毅然選擇離開這一外表光鮮的行業(ye) ,因為(wei) 天天熬夜與(yu) 數字打交道的日子,實在不是他理想中的工作狀態。社會(hui) 愈加開放包容的就業(ye) 觀念,大學培養(yang) 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都賦予了這些高材生不隨波逐流、敢於(yu) 遵從(cong) 內(nei) 心的勇氣。

  高材生選擇另類職業(ye) 道路,也能給這些行業(ye) 本身帶來革新性力量。他們(men) 完全可以像一條條有力的“鯰魚”,帶著異質化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為(wei) 所在領域開拓新的發展思路。

  在北大學習(xi) 廣告專(zhuan) 業(ye) 的李雪琴,就以“非典型”的表演方式,刷新了人們(men) 對脫口秀和網紅的認知。無論是講述與(yu) 老板的相處日常,還是展現年輕人在大城市中的心理狀態,她的脫口秀都不隻是廉價(jia) 笑料的堆疊,而是以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植入思考、傳(chuan) 達觀點,進而推動了脫口秀乃至整個(ge) 喜劇行業(ye) 的自我迭代。這樣的選擇是人盡其用而非人才錯配。

  高材生豐(feng) 饒的知識背景和視野,甚至具有重新定義(yi) 行業(ye) 的強大力量。在許多人眼中,時尚往往與(yu) 外表、消費主義(yi) 相掛鉤,與(yu) 思想性關(guan) 聯甚少。而某位政治學博士出身的知名品牌掌門人,則通過她的嚐試顛覆了人們(men) 對時尚的固有認知。她用服裝設計傳(chuan) 達反潮流的生活態度,將建築、科技、藝術等領域的內(nei) 容融入秀場中,讓人不由陷入哲學思考的兔子洞裏。從(cong) 政治學到時尚業(ye) ,沒有人能說她的這一另類選擇是種“浪費”。

  因此,社會(hui) 樂(le) 見高材生的多元職業(ye) 選擇,這既體(ti) 現了對個(ge) 人自由的基本尊重,也能為(wei) 各個(ge) 行業(ye) 的發展更新提供更多可能性。當年,北大畢業(ye) 生陸步軒選擇賣豬肉,不僅(jin) 實現了個(ge) 人事業(ye) 的成功,也為(wei) 行業(ye) 探索出了具有實效的經營和營銷理念;不久前,中科院博士後當“輔警”從(cong) 事DNA物證檢驗,無疑能為(wei) 破解疑難案件、提高辦案效率添磚加瓦。

  在許多基礎性行業(ye) 亟待轉型升級的當下,需要的正是這些新鮮血液的跨界融入。打破傳(chuan) 統的職業(ye) 偏見,尊重高材生看起來比較另類的職業(ye) 選擇,或將實現個(ge) 人發展和行業(ye) 進步的共贏。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