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語言能力建設的宗旨是服務國家發展

趙蓉暉 發布時間:2020-10-19 09:2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國家語言能力建設應服務於(yu) “兩(liang) 個(ge) 百年、兩(liang) 個(ge) 空間和兩(liang) 個(ge) 大局”的發展形勢,助力譜寫(xie) 新時代語言文字事業(ye) 新篇章。國家語言能力指的是國家應對各類語言需求的能力,主要包括對語言資源的掌控能力、開發能力、管理能力、應用能力,其核心基礎是國家對語言文字的知識掌握、政策製定與(yu) 實施,服務國家發展是其宗旨和目標。

  加快推進語言文字基礎能力建設。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載體(ti) 和社會(hui) 黏合劑。要更好實現語言的社會(hui) 功能,需要對其發展做有效的引導和治理。

  加強語言文字規範化,強化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建設。為(wei) 克服語言變異性帶來的差異性,提升語言的信息效率,大多數國家都設置了專(zhuan) 門機構開展這項工作。規範化程度高的語言文字,其使用效率和傳(chuan) 播效果明顯更佳。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把語言文字規範標準研製與(yu) 推廣作為(wei) 語文教育和語文建設的大事來抓,確立了多層級的規範體(ti) 係和多麵向的工作機製。新時代條件下,規範標準應覆蓋更多語種、文字與(yu) 社會(hui) 領域,我國在國際標準製定中的參與(yu) 度與(yu) 話語權也應顯著提升。

  加強語言文字科學研究。語言文字研究既是重要的基礎研究領域,也有重要的應用價(jia) 值,是政策製定、知識創新的基礎和前提。例如,語言學家對語言分類的研究,是認識世界文化類型的知識前提;對語言演變、語言和社會(hui) 關(guan) 係的研究,是揭示人類文明變遷、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重要知識基礎;對語言規律的探索發現,影響了眾(zhong) 多學科和知識應用。我國需要對世界語言及其應用做更多研究和探討,擁有與(yu) 大國地位相當的語言文字知識和話語權。

  推動語言文字信息技術創新發展。第三次、第四次工業(ye) 革命推動了人類社會(hui) 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中,作為(wei) 信息基本載體(ti) 和表達方式的語言成為(wei) 關(guan) 注的焦點,語言信息科技成為(wei) 21世紀的前衛科技,語言技術更被譽為(wei) 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能夠驅動相關(guan) 領域的智能進化。語言文字信息技術創新發展已成為(wei) 當代科技創新的關(guan) 鍵技術,直接影響未來科技發展水平。

  切實增強國家語言文字服務能力。語言不僅(jin) 是約定俗成的符號係統,也是形成群體(ti) 認同、達成社會(hui) 共識的基本途徑和標記。語言文字應用與(yu) 管理是社會(hui) 治理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國家語言能力建設的重要環節。

  當今世界正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需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寬廣的視野、更深刻的曆史觀錨定參考點,製定適合新需求新發展的國家語言戰略規劃。語言文字的基礎性、全局性、全民性和社會(hui) 功能決(jue) 定了其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新時代的語言文字事業(ye) 應更好地服務於(yu) 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大局,更好地服務於(yu) 總體(ti) 國家安全戰略。

  扶持語言產(chan) 業(ye) 發展。語言不僅(jin) 是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重要的經濟資源,直接影響經濟發展潛力,催生語言產(chan) 業(ye) 。信息革命進一步提升了語言經濟價(jia) 值,使語言產(chan) 業(ye) 內(nei) 涵不斷豐(feng) 富,經濟貢獻度不斷提升。

  提供多樣化語言服務。馬克思“自由的自覺的活動”思想啟示我們(men) ,在構建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時要始終堅持以人為(wei) 本,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麵發展為(wei) 宗旨。因此,提供多樣化的語言服務、促進社會(hui) 與(yu) 個(ge) 人的全麵發展,既是新時代語言文字事業(ye) 服務社會(hui) 的使命,也是以語言文字凝聚人心、促進社會(hui) 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作者:趙蓉暉(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多語言國家,普通話和規範漢字是我國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國的基本語言政策。[詳細]
  • 語言文字事業要有新發展新開拓

    過去的70年,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成就非凡,貢獻巨大。時至今日,新形勢提出了許多新要求,亟須語言文字事業有新開拓、新發展。[詳細]
  • 中國早期的文學史意識

    一般認為,文學史意識的產生,始自歐洲,隨後是日本,日本係受歐洲影響而生;而最早的中國文學史文本,乃問世於19世紀末的歐洲,繼而,日本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也出版了多部中國文學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