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連廂”走進大課間
講述人:湖北宣恩縣第三民族實驗小學校長 萬(wan) 民
“打連廂”是一種古老的傳(chuan) 統民俗舞蹈藝術,演出者邊唱邊舞,用竹棒敲擊身體(ti) 四肢、肩、背等部位,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2013年,我校接到參加“黃河美育節”活動的通知,音樂(le) 教師劉洋帶著舞蹈班的孩子編排練習(xi) 了舞蹈《快樂(le) 連廂娃》,趕赴武漢參加比賽,大獲好評。參賽回來後,大家都覺得,學生們(men) 應該把這種宣恩民間舞蹈學起來、傳(chuan) 下去。
2014年,我校開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動,組織師生參加“打連廂”比賽。借此機會(hui) ,學校請來宣恩文工團專(zhuan) 業(ye) 舞蹈演員,向學校老師教授舞蹈,老師學會(hui) 後再教給孩子們(men) 。在傳(chuan) 、教、練的過程中,師生們(men) 感受到了“打連廂”的樂(le) 趣,這也堅定了我們(men) 將其引進大課間的決(jue) 心。
很快,校園裏掀起了“打連廂”熱潮。每周五第二節課後,1600多名學生在操場上集合,隨著歡快的民樂(le) 跳起“打連廂”。他們(men) 以竹棒有節奏地敲打肩、臂、背、腿,操場上響起齊整悅耳的聲音,十分壯觀。
隨著時間推移,我們(men) 的“打連廂”也在不斷更新。最近,我們(men) 邀請宣恩縣非遺傳(chuan) 習(xi) 所專(zhuan) 業(ye) 老師來校指導“滾龍連廂”,用連廂加快板的舞蹈形式增強了音樂(le) 的節奏感,引發了學生更為(wei) 濃厚的興(xing) 趣。我相信,“打連廂”一定會(hui) 伴隨著孩子們(men) 成長,成為(wei) 他們(men) 對家鄉(xiang) 深切美好的回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教育部、國家文物局:提升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紀念館學習效果
近日從國家文物局了解到,教育部與國家文物局聯合下發《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以進一步健全館校合作機製。[詳細] -
青島膠州:“組團式”教學助貧困學子“躍龍門”
9月15日上午,在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民族中學,來自山東青島膠州市實驗中學的語文老師劉彩慶,正在給學生們上詩詞賞析課。[詳細] -
課間操符合學生興趣很重要
10月4日至10月9日,光明智庫通過網絡社交平台發放電子問卷,對“花式”課間操話題發起“微調查”。[詳細] -
西藏自治區藥監局開展化妝品監督管理培訓工作
近日,西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拉薩舉辦全區《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宣貫培訓班,各市(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化妝品生產(備案)企業80餘人參加培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