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用好教育改革的指揮棒

趙婀娜 吳月 發布時間:2020-10-20 13:53:00來源: 人民日報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總體(ti) 方案》(以下簡稱《總體(ti) 方案》)。這是新中國第一個(ge) 關(guan) 於(yu) 教育評價(jia) 係統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總體(ti) 方案》從(cong) 黨(dang) 中央關(guan) 心、群眾(zhong) 關(guan) 切、社會(hui) 關(guan) 注的問題入手,破立並舉(ju) ,推進教育評價(jia) 關(guan) 鍵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

  文件有哪些新亮點,下一步如何貫徹落實?多位專(zhuan) 家從(cong) 不同角度提供了分析與(yu) 思考。

  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wei) 根本標準

  《總體(ti) 方案》明確,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wei) 根本標準。堅決(jue) 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麵辦學行為(wei)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麵發展。“單純用考試升學的‘指揮棒’指揮學校教育、評價(jia) 學校教育、考核學校教育,違背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本質。”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hui) 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誌勇說。

  “《總體(ti) 方案》就是要從(cong) 根本上回答為(wei) 什麽(me) 辦教育、什麽(me) 是人民滿意的教育,回答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的問題。”上海市教委電教館館長張治表示,教育評價(jia) 改革,就是要樹立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育人觀,引導各級教育機構和學生在加強品德修養(yang) 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

  “我國高校應當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立誌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說。

  “在教育評價(jia) 上突出立德樹人,旨在引導教育回歸根本。”中國人民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靳諾表示,從(cong) 基本內(nei) 涵看,“立德樹人”至少包括4個(ge) 方麵的內(nei) 容,即有德行、有才學、有根基、有格局。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書(shu) 記葉仁蓀談道:“我們(men) 將支持、鼓勵、引導學校將治校辦學的重點放到立德樹人上來,堅決(jue) 糾正一味追求考試和升學成績,忽視德育、犧牲師生身心健康的錯誤做法。”

  圍繞“破五唯”目標展開推進

  “五唯”是當前教育評價(jia) 問題的集中體(ti) 現,反映了不科學的評價(jia) 導向。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辛濤分析:“近年來,我國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逐步完善,但是,教育評價(jia) 的功能仍未得到科學地、充分地發揮。這一問題突出表現為(wei) 以分數和升學率為(wei) 唯一依據來評價(jia) 學生、學校和教育從(cong) 業(ye) 人員,以文憑、論文和帽子為(wei) 唯一依據來評價(jia) 人才。”

  《總體(ti) 方案》明確,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jia) 導向,堅決(jue) 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

  中國教育報刊社黨(dang) 委書(shu) 記、社長翟博具體(ti) 分析:“‘唯分數’評價(jia) 學生,忽視了學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能力素質等成長的重要因素,不利於(yu) 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唯升學’評價(jia) 學校,違背了教育規律,不利於(yu) 營造健康的教育生態;‘唯文憑’評價(jia) 人才,忽視了人的品性和綜合素質,不利於(yu) 鼓勵學生多樣化成長、成才;‘唯論文’評價(jia) 教師,忽視了教師教書(shu) 育人的本質;‘唯帽子’評價(jia) 學科,忽視了學科建設的本質、職責、使命和作用,不利於(yu) 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貫徹落實《總體(ti) 方案》,要深刻反思、克服教育各領域、各環節存在的‘五唯’問題,破立並舉(ju) ,提高改革實效。”

  東(dong) 北大學校長趙繼認為(wei) ,“破五唯”是教育評價(jia) 改革的關(guan) 鍵任務和重中之重,對整個(ge) 教育係統尤其是高等教育領域具有重要示範作用,《總體(ti) 方案》部署的五項教育評價(jia) 改革任務,均是圍繞“破五唯”的中心目標展開推進。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須以深化教育評價(jia) 改革為(wei) 牽引和切入點,開拓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發展新局麵。

  不斷完善不同主體(ti) 的評價(jia) 辦法

  教育評價(jia) 改革是一項世界性、曆史性、實踐性難題,涉及多重因素、不同主體(ti) ,牽一發而動全身,被喻為(wei) 教育綜合改革“關(guan) 鍵一役”和“最硬一仗”。

  “評價(jia) 是教育發展的‘牛鼻子’與(yu) ‘指揮棒’,會(hui) 成為(wei) 教育發展的‘方向盤’。中國教育發展的新階段及其新任務,需要新的評價(jia) 體(ti) 係與(yu) 原則方法進行導航,它直接關(guan) 係到科學的教育觀、人才的成長觀、社會(hui) 的選人用人觀。”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謝維和分析。

  深化教育評價(jia) 改革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需要各方通力配合、協同推進。專(zhuan) 家們(men) 認為(wei) ,評價(jia) 改革有5個(ge) 關(guan) 鍵主體(ti) ,黨(dang) 委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hui) 用人單位。貫徹落實《總體(ti) 方案》,就要立足五大主體(ti) ,全麵反思、審視、調整、完善現行的各類評價(jia) 製度、評價(jia) 標準、評價(jia) 程序等,建立堅實的製度基礎。

  “各個(ge) 學校、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尤其是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刻理解領會(hui) 《總體(ti) 方案》精神,結合各自的工作實踐,不斷摸索完善各個(ge) 領域不同主體(ti) 對象的評價(jia) 辦法,形成可操作的規章製度與(yu) 細則。”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誌文說。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